缩略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复习课高效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余积飞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334700

一、引言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发生显著变革,从传统的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新高考语文试卷在命题理念上更注重情境化设计,强调对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传统高中语文复习课存在的 “教师讲考点、学生记答案” 的单向灌输模式,已无法适应新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构建科学高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成为提升复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模式需打破固化的教学流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复习体系,实现复习过程的最优化。

二、实施策略

在新高考强调核心素养考查的导向下,高中语文复习课需构建系统性的实施策略。通过理念创新、方法优化、反馈强化和资源拓展的有机衔接,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闭环,切实提升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创新复习理念,构建互动课堂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复习课应彻底打破教师独占课堂话语权的传统模式,树立 “以生为本” 的复习理念,搭建多维互动的教学平台。教师需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通过设计多样化的互动环节激活课堂生态。以《雷雨》复习为例,教师可提前划分学习小组,分配角色任务卡,明确周朴园、鲁侍萍、繁漪等角色的性格分析要点。在课堂角色扮演环节后,组织小组间开展主题研讨,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的潜台词、舞台说明的象征意义等角度深入剖析作品。设置阶梯式问题链,从 “周朴园保留旧家具的行为反映什么心理” 到 “封建家庭伦理如何导致悲剧发生”,通过小组展示、辩论交锋、教师点评的多层互动,让学生在思想碰撞中深化文本理解。同时建立课堂互动评价机制,将参与度、观点创新性纳入复习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复习过程成为师生共建知识网络的动态过程。

(二)优化复习方法,实施情境教学

针对新高考命题的情境化特征,复习课需将知识点融入具体情境中,通过情境创设实现知识的活化运用。教师应依据文本特质设计贴合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复习要点。在《茶馆》复习时,可构建 “茶馆议事厅” 情境系统: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资料,制作 “裕泰茶馆大事记” 时间轴;课堂设置 “掌柜柜台”“茶客雅座”“时政角” 等功能区域,学生分别扮演不同阶层的茶客角色,在模拟点茶、听戏、闲谈的过程中还原时代语境。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老北京茶馆的历史影像、民俗资料,展示剧中提到的 “莫谈国事” 纸条、鼻烟壶等实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设计情境任务卡,如 “王利发如何应对不同茶客的需求”“常四爷的言行反映怎样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在角色演绎中把握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通过情境的持续建构与任务驱动,使文学常识、主题思想等知识点自然融入体验过程,实现从知识记忆到能力运用的转化。

(三)强化复习反馈,精准查漏补缺

建立科学的复习反馈机制是实现精准复习的关键,需构建 “检测- 诊断 - 矫正 - 强化” 的闭环体系。教师应设计多元化的检测工具,全面捕捉学生的知识漏洞与能力短板。在《故都的秋》复习中,可采用“双线检测法”:基础知识层面通过填空、选择考查对 “清、静、悲凉”意境特征的掌握;能力层面设计片段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模仿文本笔法描写特定季节的景物。批改过程中建立错因分析台账,分类记录学生在 “意象选择不准确”“情感表达不贴切”“语言风格把握偏差” 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精讲,结合文本实例分析 “秋槐落蕊”“秋蝉残声” 等意象的抒情功能;对个性化问题进行面批指导,通过对比范文与习作的差异,明确改进方向。指导学生建立 “错题反思本”,按 “错误类型 - 典型例题 - 修正思路 - 同类拓展” 四栏记录,定期组织错题重练与方法总结。通过即时反馈与持续追踪,确保复习资源精准投放,实现薄弱环节的有效突破。

(四)拓展复习资源,丰富知识储备

新高考对学生文化视野的考查要求,决定了复习课需打破教材局限,构建多维立体的资源体系。教师应围绕核心文本进行资源的纵向延伸与横向关联,拓宽学生的知识疆域。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复习时,构建三级资源网络:基础层整合教材注释、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文本要素,帮助学生夯实阅读基础;拓展层引入《水浒传》中“林冲夜奔”“火并王伦” 等关联章节,制作人物成长时间轴,分析林冲性格转变的轨迹;提升层精选古典小说研究论文中关于 “官逼民反”主题的论述,推荐相关评书选段、戏曲片段等影音资源。设计跨文本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林冲与武松、鲁智深等人物的反抗方式差异,探讨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建立班级资源共享平台,鼓励学生上传自主搜集的研究资料,通过资源众筹实现互补共进。结合单元主题进行资源归类,将文本与历史文献、文化常识、艺术作品等建立关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使复习过程成为文化积累与思维提升的综合训练。

三、结语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复习课高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学理念与实践方法的系统性革新。通过互动课堂激活学习内驱力,情境教学实现知识生活化,精准反馈保障复习针对性,资源拓展促进能力立体化,能够全面提升复习课的教学品质。这一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持续优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最终实现复习效率与育人价值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新高考下高中语文复习策略探究 [J]. 语文教学通讯,2024(12):35-39.

[2] 王丽丽。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 [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9):22-25.

[3] 张建国。高中语文复习资源拓展的实践与思考 [J]. 教育科学论坛,2024(6):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