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白雪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小学校
一、引言
陶行知先生指出新教育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同时提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多种教育理论,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教育要要因材施教,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这些理论意在摆脱“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教育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深入探讨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提高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学因素
1、课堂时间分配
学生的有效注意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小学生因自身的身体因素,课堂有效注意时间平均在一节课开始的前 10 - 15 分钟,即“黄金 15 分钟”。
2、课堂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少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单调乏味,缺乏学习动机,不爱跟着教师去探究数学问题,陷入数学“好难”的困境。
3、教师的教学魅力
教师的语音、语速、语言、表情和动作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充满魅力的语音、恰当的语速、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讲演能吸引学生,让他们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反之让学生感觉昏昏欲睡的样子。
4、积极的情感投入
学生的情感态度决定他们对学习的接受或排斥心理。教师应满足学生尊重、爱、被肯定或鼓励、自我实现等需求,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二)学习因素
1、学习习惯与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品质。但多数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存在课桌上摆放凌乱、课堂上缺乏主动性、无积极情感体验、焦躁或分心、懒于做笔记等陋习。
2、保持与遗忘
对于学困生而言,遗忘是学习的最大障碍。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遗忘先快后慢。不及时复习和巩固,新学的知识又还给教师了。
基于以上所说的两个主要因素,我提出了如下策略: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高效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要想达成高效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就要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特点,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引入趣味性教学案例,优化与完善课前道学环节,以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创设情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景问题的设置,首先要致力于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不能过于空泛,不脱离学习与生活,不超出学生认知范畴。其次要设置出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问题分析和思考的问题,还能让他们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积极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搭建起新旧知识的连接桥梁,让小学生能够由一个知识引出相关的知识,在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后,更好地解决数学问
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比如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强鼓励有进步的学生。只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才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加强自主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随着教学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时,自主学习模式得到许多小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认可,自主学习的模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成长都有促进作用。教师加强自主学习教育,开创合作竞争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主学习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以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重点应当有所转变,培养敢于创新、敢于竞争的优秀人才,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四)运用高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经常会听到“环境塑造人”这一俗语,这也说明课堂情景对学生发展和学习会产生影响。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遵守趣味性这一高效课堂教学原则,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分析与结合教学目的及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结合我国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符合教学的趣味性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扮演课堂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所以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比如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常见的有 PPT、希沃等教学软件,或者使用现在推崇的信息化融合 AI、VR 等数字技术,让知识点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学生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理解,并能够快速地与生活问题相结合去实际运用。
(五)小组合作学习丰富数学课堂内涵
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获得各自不同的学习经验。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学习环节,让学生之间有更多对知识的讨论,从而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和交流平台。采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相互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和思考,提高对数学的理解。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教学和学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运用高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索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