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张蓓
汨罗市城北中学
引言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关键作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文本的理解也较为肤浅。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优势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能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的单调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百草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趣味的园子中,像少年鲁迅一样去感受自然的魅力。这种沉浸式情境教学法,不仅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吸引学生注意力,更以情境化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学生在情境驱动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自主揣摩文本中蕴含的修辞技巧、叙述视角等语文核心素养要素。
(二)增强理解能力
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背景、情感和内涵。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视频片段展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通过这一直观且极具感染力的情境呈现,学生能够突破文字的表层束缚,深入体悟文中父亲对儿子所蕴含的深沉而含蓄的爱,同时也能更精准地把握作者朱自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父亲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变化,包括愧疚、感动与怀念等多重情绪交织的细腻心理。这种基于情境的教学引导,有助于学生逐步厘清文本的主题思想,梳理出情感发展的脉络走向,进而在认知层面实现对文本更为全面、深入且精准的理解,有效提升其文本解读能力,为其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养综合素养
在情境创设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多种综合素养。以鲁迅经典小说《孔乙己》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可精心创设社会文化情境。通过展示清末封建社会的风俗画卷、播放具有时代特色的纪录片片段以及引入历史文献资料,全方位还原孔乙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让学生深入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以及社会阶层固化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需要调用批判性思维剖析孔乙己这一复杂人物形象:探究其身上所体现的旧时代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尊、善良与麻木等矛盾特质,分析造成其悲剧命运的个人因素与社会根源,进而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文本主题思想的认知。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生活情境创设
生活情境创设是将语文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方式。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冬天,描述冬天里家乡的景色、人们的生活场景等,然后与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观察并记录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课堂上,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和观察记录,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描述家乡冬天的特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将文中对济南冬天的描写与自己家乡的冬天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情境问题创设
问题情境创设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社戏》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在看社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记录讨论结果,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会了从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文本,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内容以及主题都有了深入更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多媒体情境创设
多媒体技术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资源。在教授《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一段毛泽东诗词朗诵的音频,营造一种激昂的氛围。然后展示北方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接着,教师播放《沁园春·雪》的配乐朗诵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境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重点词句,结合图片和视频中的情境,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主题。通过多媒体情境的创设,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更加直观、深刻,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角色扮演情境创设
角色扮演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饰演皇帝、大臣、骗子和百姓等角色。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各个角色的特点和情节发展。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练。在排练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表演并进行评价。通过角色扮演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显著的优势和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综合素养以及提升课堂参与度等方面,情境创设为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于 海 波 . 基 于 新 课 标 理 念 的 初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J]. 作 家 天地 ,2024,(24):107-109.
[2] 尹 莉 莉 . 情 境 教 学 法 在 初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J]. 家长 ,2024,(16):101-103.
[3] 马衍波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境链”的创设策略 [J]. 语文世界 ,2024,(05):70-71.
[4] 谭贤群 . 情境创设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探索 [J]. 人生与伴侣 ,2023,(26):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