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中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

作者

杨俊华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街小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小学中高段学生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期,数学教师引导学生们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然而当前部分的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时,尚存在“照本宣科”“情境脱离实际”“学科单一性”“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出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因此,数学教师应进一步探究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以情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而言,低级的游戏情境已经无法快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出发,以真实问题的冲突为“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我能参与,也需要解决”。

例如,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从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入手,以校园绿化设计为主要情境,让学生在学校教学楼前的一侧小路上“种树”,同时我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每隔 5m 种一棵购买树苗前需先算出一共要种多少棵?”。在该问题情境下,大家对于如何正确地给校园种树进行了讨论,比如有的学生可能直接用 60÷5=12 的方式,但是有的学生通过在纸上画的方式发现答案并不是 12 棵树。那么正确答案是多少呢?在这种情况下,我带着学生们到操场上,用绳子模拟小路,实际摆放树苗模型,最终发现“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重”三种情况的规律。由此原本枯燥的计算在实践活动中变得十分生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也被充分地激发。

二、以学科融合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新课标倡导教师要以跨学科理念融合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打破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具有整体性、拓展性的知识学习体验。而数学活动作为综合类、实践类的学习项目,可以很好地融合各学科知识,但数学教师也要注意学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找到学科间的连接点,让不同学科的内容为解决同一问题而服务。

例如,我在教学“鸡兔同笼”时,设计了“古题新解”的综合活动。首先我结合语文学科,让学生阅读《孙子算经》中“今有雉兔同笼上有35 头,下有94 足,问雉兔各几何?”的原文,并通过简单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紧接着,我又融合了美术学科,让学生通过画简笔画的方式,以“画图凑数”的方式尝试解决该问题。最后以“假设法”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的解法。由此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读题能力,而且在科学地观察与分析形象直观地表达中。提高了解题能力,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

三、以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实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源头活水”。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思维仍需要具体操作的支撑,才能让他们在“做”中思考,在“尝试”中“领会”。为此,数学教师应带领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总结的完整过程,从而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

例如,我在教学“数与形”时,设计了“拼图形、找规律”的实践活动。在该活动中,我先给学生们准备了若干边长为 1cm 的小正方形,让他们依次拼出边长为 1cm 、 2cm 、 3cm 的正方形,同时让他们记录相关数据,比如小正方形的总个数。学生们在摆拼的过程中会发现 1=1×1 , 1+3=4=2×2 , 1+3+5=9=3×3 。紧接着我继续引导他们思考:“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 Πn 厘米,那么我们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呢?”这时,已经有基础的学生们已经开始尝试发现它的规律,并用算式表达。最后学生们不仅直观理解了“从 1 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这一结论,还在拼摆想说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的方法。

四、以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活动的指挥棒,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很多数学教师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评价过程中,更侧重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的重视,忽视了活动的参与度、思考过程、探究表现、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开展多元化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数与形”的评价中,我采用了“过程 + 结果 + 合作”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观察学生们的摆拼、记录情况,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合格,是否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等方面,同时我也采用了生生评价的方式,让大家在小组内相互评价,以学生们获得星星的个数,来决定学生的表现力。由此学生们不仅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还能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成长,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中高段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积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融合多学科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并在多元化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金芳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段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17):155-157.

[2] 吴瑞临 . 小学数学中高学段“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学实证探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3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