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注学生具身认知,实现育人素养提升

作者

周燕

重庆市行远育才学校 400020

引言: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记忆,忽视了学生身体体验与认知发展的紧密联系。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身体的感知、动作等与环境的互动在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将具身认知理念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让学生在身体参与和实践体验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升语文素养,实现育人目标。

一、具身认知理论内涵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认知不是大脑的抽象活动,而是身体的抽象活动。身体不仅仅是认知的载体,更是认知的参与者。例如,在外界的认知活动之中,身体的感觉器官协同作用,将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形成认知。身体的动作、姿势等影响认知。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文章的认知,情感的体悟等认知活动同样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学生通过朗诵感知文章的押韵之美,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的变化,这些身体的动作都影响着认知的发生与深化。基于育人素养的提升来确定教学之基,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学生认知形成与素养提升都是依赖于自身的切身体验的,从切身体验到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具身认知理论来描述。给学生创造丰富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对素养相关的元素进行充分感知与吸收。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具身认知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身体体验

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用身体器官感悟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各种逼真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用身体的器官感知体悟,获得对语文的理解。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看图、播放音像资料、布置实物道具、语言文字描述等等创设与文章内容一致的场景。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春》为例,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春的景象——春风吹杨,百花开,春雨,鸟叫,春意盎然,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走在春的田野上,风吹脸,阳光照,然后交流想象的感觉,“闻到了泥土与花草的芳香”“感觉脸痒痒,有风吹柳子”等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了解作者笔下的春天,了解文中抒发的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身体参与

开展实践的活动,提高身体的参与主要是通过开展多种实践的活动,打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身体活动来进行学习,例如表演角色、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手工制作、实地勘察等等,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使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展现自己的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语言、肢体、设计等等,增强学生运用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实践活动。首先,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理清苏州园林的特点与布局,园林中的景物等知识点。每组选出一名“导游”,在教室里模拟走园林的路线,向“游客”(其他组的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导游”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并加上相应的手势,向同学们介绍园林中的亭台轩榭、花木盆石。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中苏州园林描写内容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对于课文中的描写也有了新的理解。

(三)结合生活实际,促进认知迁移

结合生活实际,促进认知迁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发现语文知识的生活原型,把生活中所见的情境与语文知识、技能、方法相结合,从生活经验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教学中通过布置与生活相结合的问题来完成,可以是完成生活日记,绘制宣传海报,组织策划活动方案等,在完成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以致用。

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的教学为例,学生学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职业者,如清洁工、快递人员、教师等等,写一份关于对这些人态度的调查报告,运用课文的论证方法来分析这些职业者的敬业与乐业问题,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职业的作用。

(四)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具身体验

利用信息技术,拓展直观、多元、沉浸的具身性学习体验场景。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多媒体等交互软件等新型数字化技术,突破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为学习提供更广阔、更丰富、更具沉浸感的具身性学习体验场景空间,将这些新技术与静态的语文学习内容相结合,转化为动态、立体、多维的虚拟现实情境,让学生以更具交互的方式参与其中,调动学生所有感官参与学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

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太空一日》时,教师可以利用 VR 技术为学生营造太空舱内的环境与太空走出的环境,戴着 VR 设备,学生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直观感受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失重的感觉、太空中的景象。结合课文内容,在虚拟的环境之中设计航天员操作、应对意外等环节,让同学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了解文章中所讲述的艰难险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注学生具身认知,将具身认知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对于实现育人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文本理解,提升语文素养,促进情感共鸣。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具身认知教学一定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冒刘美 . 关注学生具身认知,实现育人素养提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J]. 语文世界 ,2024,(14):86-87.

[2] 毛超 , 王珊珊 .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J].河南教育 ( 基教版 ),2025,(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