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字崇文,整体育人”目标下的小学书法教育实践
黄利萍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小学校 重庆 400051
引言:
书法是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习字崇文 , 整体育人”的目标之下对学生开展书法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审美能力以及书写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开展书法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习字崇文, 整体育人”目标下小学书法教育的意义
1 促进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书法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其发展历程与文化思潮和汉字演变紧密相连。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其符合其时代特色的书法艺术形式。随着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产生提笔忘字的问题,学生写字水平不高。而我国书法中包含着形式多样的美,包括意境美,形式美和线条美等。学生在学习和创作书法的过程也是欣赏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进而激发起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有效推动了我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书法教育不仅可以推动我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而言,写字姿势在书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错的姿势不仅会让字迹不美观还可能会引起学生近视以及弯腰驼背等问题。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伸直肩平臂开足安,这可以帮助学生将字写的美观,还能防止近视问题。书法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学生通过鉴赏和临摹书法作品,不仅能够形成细致严谨的品质,还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有效推动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
二、“习字崇文, 整体育人”目标下小学书法教育的有效策略
1 借助多媒体设施,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的引领之下才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和专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于课堂学习之中,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为学生展现与书法相关的内容,这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且具体的学习体验,有效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书法课堂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施上为学生播放我国书法的历史渊源,时代特点等相关内容,来加强学生对于书法这一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教师还可以在多媒体设施上为学生展示我国著名的书法作品包括王羲之的《兰亭序》,其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该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在我国书法史上有重大影响。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之下能够透过字体直观感受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情怀,进而认识到书法的魅力所在,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讲授本节课内容时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为学生引入书法相关的知识,这能够加强学生对于书法的认识和了解,激发起学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
2 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竞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容易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来。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来组织书法竞赛活动,这可以促使学生在好胜心的驱动之下积极参与其中来开展书法创作,进而营造良好的书法文化环境。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完书法的姿势,写法以及握笔姿势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竞赛活动,引导学生临摹经典作品来开展写作。在学生投入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密切观察学生书写情况,及时指出书写或握笔姿势不当等问题。待学生完成自身的书法作品之后,教师应该要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所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教师也可以从众多书法作品中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并张贴,这不仅有效增强了该部分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书法文化氛围。通过以上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竞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3 构建书法教育评价体系,提高书法教育效果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积极的监测与反馈作用。在小学书法教育中教师应该要构建一套系统且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书法水平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开展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该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来对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书写中的握笔姿势,坐姿,笔画是否书写正确以及是否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其填写在评价表格中[2]。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书法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来写作并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打分。教师根据课堂记录以及学生的得分能够大体了解学生书法素养的培养情况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评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也要加以重视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进一步优化书法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习字崇文 , 整体育人”的目标之下教师对学生开展有效的书法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书法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设施,激发学生书法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竞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及构建书法教育评价体系,提高书法教育的效果等方式共同来实现书法教育的有效开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苏恬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3):98-102.
[2] 朱 红 香 . 小 学 书 法 的 育 人 价 值 及 其 教 学 实 践 [J]. 江 苏 教育 ,2021(3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