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柔性管理理念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陈永明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527199
引言
在当代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也呈现出由“刚性”向“柔性”转变的发展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其生理、心理、认知发展尚未成熟,同时又面临升学压力、就业困惑和家庭背景差异等多重压力,表现出情绪不稳定、行为偏差频发、自我意识增强等特征。传统以纪律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已无法有效引导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甚至容易引发逆反心理,加剧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亟需引入更加科学、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以柔性手段实现管理目标。柔性管理强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沟通与情感投入,倡导通过民主参与和情感关怀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提升班级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本文将围绕柔性管理理念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尝试在教育实践中寻找适宜的管理策略,以提升班主任的教育引导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班级整体氛围的优化。
一、柔性管理理念概述
柔性管理起源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主张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个体情感、尊重人性、激发内在动力,是对刚性管理的有力补充。与传统的命令式、权威式管理不同,柔性管理追求在制度与人文之间寻找平衡,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协作与信任。其核心理念包括情感关怀、理解包容、民主协商、激励引导等,旨在通过和谐的管理方式实现组织目标。在教育领域,柔性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学生管理与教师行为指导中,尤其是在面对个体差异显著、情感需求旺盛的中职学生群体时,更显其现实意义。柔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体现为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从“纪律执行者”向“引导者”“支持者”转变;在管理手段上由“控制”走向“沟通”,由“命令”转向“合作”;在管理目标上由“服从”上升为“内化”,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统一。因此,柔性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巧,更是一种育人理念与教育境界。
二、柔性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的实施意义
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理念,不仅顺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契合了学生个体成长的心理规律与社会需求。首先,柔性管理有助于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质量。通过情感投入与平等沟通,班主任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亲和型管理关系,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引导力。其次,柔性管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醒其自我成长意识。在尊重、信任与激励中,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班级事务,承担责任,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自我管理。第三,柔性管理促使班级管理从单一控制走向多维引导,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需求与心理状态,实施差异化、个性化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柔性管理理念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1. 重视以生为本管理理念
在柔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真正把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置于管理工作的核心地位。这要求班主任放下“权威者”的姿态,更多地站在学生角度理解问题和做出决策。具体做法包括: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与行为习惯;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关爱与引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困惑与生活问题;尊重学生意见,允许其在班级事务中发表看法并参与决策。
2. 构建民主班级教育环境
民主环境是柔性管理理念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倡导民主平等的管理氛围,努力打破“上对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共建共享”的班级治理结构。具体策略包括:建立班级民主制度,如班委竞选、学生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制度等,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表达权;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应积极倾听学生意见,给予充分的表达空间,并在决策中参考学生建议,增强班级制度的认同度与执行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通过日常谈心、问候与鼓励等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打破心理隔阂,提升管理的亲和力。通过营造一个民主、尊重、信任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班级凝聚力与执行力。
3. 创设良好班级管理氛围
柔性管理注重环境的引导作用,在班级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互助合作、温暖和谐的氛围,是推动学生成长与管理顺畅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软环境”建设,如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教室环境,设置“心情墙”“感恩角”等情感表达空间,引导学生释放情绪、表达感受;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主题班会、心理游戏、节日庆典、公益服务等,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与参与感;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如“进步之星”“责任之星”等荣誉制度,关注个体成长与正向行为的激励。良好的班级氛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班主任持续投入情感与智慧,凝聚集体意识、强化正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班级中感受到尊重、支持与价值。
结语
柔性管理理念作为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人本管理方式,突破了传统刚性化管理的局限,为中职班主任开展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实际操作中,班主任应从“以生为本”出发,着力营造民主教育环境、优化班级管理氛围、创新管理方式方法,以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的柔性管理策略提升班级治理效能。柔性管理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一种理念的升华与实践的创新,它要求班主任不断反思自身教育行为,提升情感认知能力与沟通引导能力。未来,中职班主任在推进柔性管理的过程中,还应依托专业培训、校本研修、同伴互助等机制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以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与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黎靖 , 苏慧明 . 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12):67-69.
[2] 高 黎 . 网 络 环 境 下 中 职 班 主 任 的 管 理 策 略 [J]. 考 试 周刊 ,2012,(42):186.
[3] 黄苗 . 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探究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