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德昂族酸茶文化与初中德育融合策略

作者

唐明聪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九年制学校

引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昂族酸茶不仅是饮食文化瑰宝,更蕴含丰富民族智慧与精神内涵,当前初中德育面临形式单一、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民族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将德昂族酸茶文化融入初中德育,既能丰富德育内容又能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文章探讨德昂族酸茶文化特色、文化底蕴与德育融合策略,期望能够为民族文化与德育融合提供新思路。

一、探寻德昂族酸茶文化民族特色,彰显传统工艺育人价值

德昂族酸茶是云南特有茶类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特色,酸茶制作过程需经采摘、杀青、揉捻、发酵等多道工序,其中发酵环节尤为关键,此工艺与普通茶类截然不同形成酸茶独特风味。酸茶味道清爽宜人无任何添加剂,全部采用天然工艺体现德昂族人民对自然敬畏与智慧运用,从采摘至成品,酸茶制作需持续数日甚至数周时间,期间需不断翻动茶叶保持适宜温度湿度,体现德昂族人民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与耐心毅力。此传统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历经代代传承凝聚族群智慧与文化认同,彰显珍贵文化遗产价值。

初中德育工作应当引入德昂族酸茶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工艺魅力,通过介绍酸茶制作复杂工序让学生体会工匠精神与专注态度,通过讲述酸茶传承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通过展示酸茶自然特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健康理念。教师应当组织酸茶文化主题班会,邀请德昂族手艺人现场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茶叶采摘、发酵等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价值观念。学校可以设计跨学科课程,将酸茶文化融入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构建德育与知识教育融合场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领悟传统工艺中蕴含勤劳、坚韧、专注等品质。

二、挖掘德昂族酸茶习俗文化底蕴,构建德育教育情感桥梁

德昂族酸茶承载着丰富社会功能与文化内涵,贯穿族群生活各方面,体现出独特精神价值与审美哲学,“藏在深闺人不识,微酸微苦味甘甜”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展现酸茶品味哲理与生活智慧,暗喻人生历程中经历酸苦终获甘甜果实。德昂族人待客必备酸茶象征友善好客民族性格,婚丧嫁娶仪式中酸茶是必不可少礼品寄托美好祝愿与情感纽带,重大节庆活动中酸茶更成为维系族群认同重要媒介。民族史诗《达古达楞格来标》中明确记载酸茶为德昂族茶叶变种,茶是德昂族根,充分表明酸茶与德昂族民族身份认同密不可分联系。德昂族人常言德昂人几乎男男女女都好喝茶,说明酸茶已完全融入民族血脉成为重要文化标识与精神象征。酸茶习俗延续千年见证德昂族历史沧桑,凝聚集体记忆与文化情感,蕴含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劳智慧等优秀传统美德,这些品质恰好与当代德育核心价值观念高度契合,为构建德育情感桥梁提供丰富文化资源。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借助德昂族酸茶习俗文化底蕴能有效构建情感认同,促进德育教育内化。教师应当通过生动讲述酸茶待客礼仪背后友善包容精神引导学生感悟尊重他人重要性,解析酸茶在族群节庆中角色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团结协作价值,探究酸茶与家庭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亲情孝道内涵。学校可以策划系统性酸茶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德昂族文化传承人走进课堂,通过讲述、展示、互动等形式让学生从感官体验到情感共鸣,建立文化联结,组织学生走进德昂族聚居区实地考察酸茶文化,参与制作过,切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与劳动创造价值。学校还应当设立酸茶文化探究小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究酸茶习俗内涵,编撰文化读本制作视听材料,通过学生主体探究活动强化文化认同,实现德育教育由外在灌输向内心认同转变,构建起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情感桥梁,让优秀民族文化成为涵养学生品德精神沃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德昂族酸茶精神现代智慧,创新校园德育实施路径

德昂族酸茶文化历经千年沧桑,始终保持着鲜明民族特色,同时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与创新精神,近年来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自 2016年起陆续列入市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 年跃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 年成功入选全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德昂族人民保护传统与创新发展并重理念,展现与时俱进现代智慧。当前德昂族群众积极探索酸茶产业化发展道路,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旅游资源整合等多元方式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对接,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展现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创造性转化实践智慧。酸茶从单纯饮品转变为文化符号与经济支柱,折射出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焕发新生活力,为校园德育创新提供宝贵借鉴。

初中德育工作应充分借鉴德昂族酸茶文化创新发展经验,探索德育实施新路径,增强德育实效性。学校可以构建酸茶文化育人体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德育场域,开发酸茶文化校本课程编写德育读本,构建系统化教育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德育表现形式,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酸茶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分析酸茶从传统饮品到文化符号演变历程激发学生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探讨酸茶保护传承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现代价值。学校可以整合各学科资源,将酸茶文化融入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构建学科德育一体化格局,开展酸茶文化创意行动,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思维诠释传统文化激发创新潜能,组织酸茶文化志愿服务,让学生担任文化使者走进社区培养实践能力与社会参与意识。

结论:

德昂族酸茶文化与初中德育融合,既能丰富德育内容形式又能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通过挖掘酸茶文化育人价值构建情感认同桥梁,创新德育实施路径,能有效提升德育实效性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此融合策略对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德育创新具有重要启示,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德育体系提供新思路。未来应当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与德育深度融合评价体系,推动融合策略系统化实施为民族文化教育价值转化提供更多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1] 吕燕, 陈蕊, 张枫, 等. 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C]//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 2018:1347-1350.

[2] 罗威. 基于传统文化的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思考[J]. 科教导刊- 电子版(中旬),2019(2):51.

[3] 陈广平 . 传统文化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探究 [J]. 新传奇 ,2024(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