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与难点分析

作者

蒋浩远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11

引言: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兼具居住、办公和商业等多重功能,作为建筑的重要基础设施,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优劣直接关乎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相较于普通建筑,高层建筑在水压管理、排水降噪、水质保持以及空间利用等方面存在更高技术要求,如何在有限建筑空间内打造高效、绿色、稳定的给排水系统,已成为建筑设计领域亟待攻克的关键问题,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与技术革新。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技术框架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是保障建筑功能高效实现与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需通过系统性规划与精准技术落地达成多重目标。

1. 设计原则:安全、节能与适用并重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以保障用水安全与排水顺畅为首要目标,需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水锤冲击、水质污染及水流倒灌等问题,确保生活用水符合卫生标准,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与合理布管方案,搭配节能型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注重维护便捷性与系统耐久性,针对消防供水、绿化灌溉、再生水回用等不同场景的特殊需求,设计多工况适配的稳定运行方案。

2. 系统架构:供排水结构层次清晰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通常采用分区供水模式,通过中间水箱、变频水泵或减压阀调控各楼层水压,避免超压导致的设备损伤,排水系统设置专用立管、通气管及排气装置,防止管道气堵;雨污分流设计配合隔油池、化粪池等预处理设施,保障环保要求,各系统布局需与建筑结构、电气、暖通等专业协同,减少空间冲突,提升施工与维护便利性。

3. 技术衔接:设计与施工协同优化

设计方案的落地成效取决于施工阶段的技术衔接精度,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给排水管线需与结构梁柱、电气系统等深度协调,规避空间交叉冲突与资源浪费,施工前需预留检修通道,配置泄压阀、排气阀、止回阀等功能构件,为后期故障排查提供便利,设计单位与施工团队需借助 BIM 等数字化工具协同作业,提升系统施工可行性与运行稳定性,同时强化图纸会审与深化设计,及时识别设计与现场条件的差异,确保设计意图与施工实践无缝衔接,降低返工风险并优化工程进度控制。

二、关键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技术选型直接影响运行效能,科学部署核心技术可提升系统效率并防范工程隐患。

1. 分区供水技术的高效控制应用

随着建筑竖向高度不断攀升,静水压力呈线性递增趋势,若缺乏有效管控,极易造成管道爆裂、用水不稳定等问题,分区供水技术通过将建筑按高度划分为若干供水区间,借助中间水箱的储水调节、变频水泵的智能调速以及减压阀的精准降压,实现各区域水压的精细化控制,这一技术不仅能确保各楼层用水压力恒定,还可显著降低管网运行能耗,有效提升用户用水体验,同时延长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

2. 消能防水锤装置的保护作用

高层建筑中阀门急启急闭或泵站启停易引发水锤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结构安全隐患,系统设计需布设缓闭逆止阀、水锤消除器、气压罐等防护装置,通过释放压力波能量、延迟阀门关闭时间等方式削弱冲击载荷,保护关键设备稳定运行,同时依据不同供水区域工况特性,优化装置选型与布设位置,结合动态压力监测系统实现实时调控,强化系统对突发水力冲击的防护能力。

3. 通气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排水系统的通气设计是保障排水顺畅与控制异味的核心环节,在高层建筑中,通常采用伸顶通气、辅助通气和环通通气等方式,以维持立管内部的气压平衡,有效防止水封破坏及异味倒灌问题,通过配置排气阀、通气管、通气帽

等组件,能够在排水高峰时段迅速释放管道内的气体压力,降低噪声与气堵风险,进一步提升排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面临的主要难点与优化路径

高层建筑因结构复杂性与功能多元性,给排水设计在落地过程中面临诸多技术挑战,精准识别主要难点并构建针对性解决方案,是实现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前提。

1. 水压控制难题与调节策略

高层建筑垂直高度差导致水压呈现非线性分布,底层管道承受超压冲击风险,顶层则常出现供水不足问题,解决这一矛盾需采用分区供水与变频恒压技术的协同方案:通过设置中间水箱、变频水泵组及减压阀,构建多级压力调控体系,实现各供水区间的压力精准控制,同时优化管网拓扑结构,部署实时压力监测与动态反馈系统,既能降低设备磨损、延长系统服役寿命,又能保障全楼层用水的持续稳定与安全可靠。

2. 排水噪声与异味控制挑战

排水噪声与异味是高层建筑用户频繁反馈的痛点问题。立管排水时高速水流冲击管壁产生噪声,同时排水过程形成的负压易破坏水封,致使异味倒灌。针对此类问题,可选用低噪声排水管材,安装柔性连接部件,并强化通气系统设计,例如增设环通通气管与排气阀,以此平衡管道气压,避免水封失效。

3. 运行维护难度与智能化手段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密集且布线复杂,一旦发生渗漏、堵塞或设备故障,检修难度极大,甚至可能影响整栋建筑的正常运行,为破解这一困境,设计阶段需预留检修通道与观察口,在关键节点配置阀门及压力检测装置,同时,引入智能水务管理系统,对流量、水压、水质等参数实施实时监控,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故障预警与参数调节,既能提升运维效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又能推动系统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转型。

结语: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是保障建筑功能实现、提升居住舒适度与运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针对建筑高度引发的水压精准调控、排水噪声治理、水质安全保障等系列技术挑战,需在设计中科学应用分区供水、通气排水、水锤防护等核心技术,同时强化设计与施工的协同配合,通过系统性优化设计与智能化管理手段的融合,能够显著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维护便捷性,未来,应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完善,以达成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全、高效、绿色运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冬 . 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07):112-115.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315.

[2] 匡 韬 . 高 层 建 筑 给 排 水 消 防 设 计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J]. 科 技 资讯 ,2024,22(10):204-206.DOI:10.16661/j.cnki.1672-3791.2402-5042-4075.

[3] 查雪松 .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J]. 居舍 ,2025,(03):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