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中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整合策略
邹强
四川省仁寿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620500
中职学生面临学业压力、职业适应能力与身心健康等多重挑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通过创设跨学科教学活动,落实“体教融合”的教学理念,通过整合与提升教学策略,实现知识融通、能力共生和体育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确立“健康·技能·职业”三位一体的整合目标
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体能的训练,还包括科学健身、营养膳食、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基本健康知识。中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活性等体能素质,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健康意识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今后成长的道路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规范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健康知识、体育技能与未来职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例如,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职业,让学生明确这些职业容易引发的疾病,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文秘、会计人员容易出现颈椎病视力疲劳的情况;物流搬运类岗位因长期负重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关节损伤;从事餐饮或者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易出现中暑或体力透支的情况。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对于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的特殊要求。学生对于这些职业有清晰的认知之后,能够在今后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时,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同时注重补充水分、补充电解质,做到合理膳食,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来迎接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教师通过这种与职业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健康防护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职业健康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真正实现“健康为职业奠基,体育为发展赋能”的教育目标,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主题化、项目化的跨学科教学单元
在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场景设计主题活动,创设的活动能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多学科的知识,让学生能运用健康知识撰写广播文稿。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健身挑战赛、进行数据分析,了解自身今后锻炼的方向,这样能实现跨学科协同发展,使学生能够有良好的状态来迎接今后的学习和挑战。
例如,在“校园健康宣传周”项目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跨学科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多领域知识与技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承担“健康宣传策划团队”的决策任务,全面负责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教师组织学生结合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进行宣传主题的设定,如:科学饮水与学习效率、预防久坐危害活力课间动起来、心理健康——从情绪管理开始等。学生在撰写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广播稿或公众推文时,能融合语文写作与传播的知识。教师设计“每日健康打卡”活动,在班级中形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同时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练习相关的运动技能锻炼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自身的锻炼情况以及身体素养的变化进行数据的分析,能让学生做好问卷调查与反馈,学生在通过资料收集后进行图表的制作,这样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使学生能够对于健康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既锻炼了体能,还综合运用语文表达、数学分析、信息技术以及美术设计等学科的知识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给予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真正融入生活之中,也提升了综合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三、构建“做中学、用中悟”的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仓储搬运挑战赛、坐姿与体态矫正训练,还积极地参与一些高温环境下的体能维持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与未来的工作之中,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与职业适应能力。
例如,教师借助“角色扮演”的活动,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中的学生分别模拟不同岗位的工作情境,从而深化学生的体验与认知。在创设“物流小能手”角色中,学生化身为仓库管理员穿戴模拟负重背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物品分类、搬运、码放任务,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地指导,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弯腰提举”姿势,并穿插讲解“腰椎保护”的知识。在参与“职场新人”扮演活动中,教师让班级中的学生模拟办公室工作的场景,如长期保持坐姿操作电脑工具。教师同时审视班级中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坐姿,如出现含胸驼背、耸肩等不良体态,对其进行纠正,并带领学生定时进行“工作操”训练,让学生体验科学用眼以及放松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让班级中的学生体验参与“行业高温挑战”活动,让学生提前适应室内温度并缩短休息间隔,然后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一些活动,体验高温环境下的体能消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其指导如何合理地补水和轮岗休息。在完成每一项的实践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身体感受来讨论如何规范操作,如何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带来的长期危害,让学生在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时,能有效地规避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能够主动形成预防职业病损伤,自觉维护身心健康的意识与能力。教师通过这种在“做中学、用中悟”的模式,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构建,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身心基础。
综上所述,在体教融合教学背景下,中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整合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目标重建、内容创新与模式变革,能实现健康素养运动技能与职业能力的有机统一,从而持续优化体教融合在中职体育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洁如 . 体教融合背景下小学智慧体育教学改革困境与对策研究 [D]. 南京体育学院 ,2023.
[2] 屈梦飞 . 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关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D]. 武汉体育学院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