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作者

马小兰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实验中学 741500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已成为教育重要任务,英语作为语言学科,不仅承担语言技能培养职责也肩负着文化传播使命,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立足初中英语教学实际分析传统文化融入现实困境,探讨基于语言知识传承融入路径与跨文化交际活动渗透策略,旨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英语教学模式,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现实困境

初中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倾向明显,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比例失衡这成为文化融入首要障碍,纵观现行英语教材文章选材多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生活场景,人物形象、故事背景、习俗节日等元素也多反映西方文化特色,而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则相对匮乏。即使涉及中国元素也常流于表面,如简单提及中国茶、功夫等表层文化符号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这种内容失衡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接触西方文化机会远多于本土文化,无形中强化了英语学习即西方文化学习观弱化了文化主体性与认同感。教材编排中文化对比视角不足也制约了文化融入效果,很少设计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思考活动,难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批判性思维。

部分英语教师专业背景多为英语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有限自身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导致在教学中缺乏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意识与能力,即使认识到文化融入重要性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难以设计既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又能有效传承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影响不少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词汇训练上,文化教学被视为锦上添花内容缺乏系统性规划与实施,教学方式方面传统文化融入常局限于简单介绍或翻译,如教师口头补充某一传统习俗或文化现象英文表达缺乏深入挖掘与互动体验,学生参与度不高文化感知浅层化

二、基于语言知识传承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挖掘教材中潜在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文化融入基础工作,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深入发掘其中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并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学习食物话题时,不仅介绍西方饮食习惯还可引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如茶文化历史渊源与品茶礼仪。学习节日单元时在介绍西方节日同时,补充讲解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与象征意义,学习家庭话题时渗透中国家庭观念与伦理道德,学习环保议题时引入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智慧。通过这种有机拓展,使传统文化元素自然融入语言教学过程避免生硬说教,补充传统文化主题阅读材料同样重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传统文化读物,如中国神话故事英文版、传统节日介绍等作为课外阅读补充材料,这些材料既要考虑语言难度适中又要注重文化内涵丰富,还应具备趣味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 Lesson 4 Happy holidays! 单元教学中,教师采用平行拓展法实现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本单元原本聚焦介绍西方节日圣诞节和万圣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既定内容,掌握节日相关词汇如 present、card、festival 等。进行文化平行拓展引入与西方节日时间相近中国传统节日作比较——圣诞节与冬至、万圣节与中元节,创设假期对话活动,学生分组编写中外学生交流节日习俗对话,通过对话创作学生自然习得传统节日英文表达 Winter Solstice( 冬至 )、Mid-Autumn Festival( 中 秋 节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 午 节 )、SpringFestival( 春节 ) 等。词汇教学环节教师设计节日词汇地图,中间为festival 核心词,向外辐射各类节日特色词汇,学生需为中国传统节日添加特色词汇如 mooncake、lantern 等,形成中西节日词汇对照图。写作环节设计我最喜欢的中国节日主题任务,学生选择一个传统节日用英语介绍其起源、习俗与个人感受,课程延伸阶段开展节日日历项目学生制作中英双语节日日历,标注中西方重要节日并用英语简述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这种平行拓展方式,教师既完成了教材规定内容教学又自然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理解,培养跨文化意识与表达能力。

三、通过跨文化交际活动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是实现文化渗透直观有效途径,教师结合中国传统节日设计系列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例如春节主题活动,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习俗与传统,如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制作英文版春节祝福卡片学习相关祝福语表达。中秋节活动中学生可用英语讲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创作描写月亮英文诗歌,制作月饼包装英文说明介绍月饼种类与寓意,端午节则可组织屈原爱国故事英语讲解比赛,用英语介绍粽子制作过程,设计划龙舟英文海报。这些活动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内化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展示同样能有效渗透文化内涵,如组织中国传统艺术英语介绍活动,生选择书法、国画、剪纸等艺术形式,用英语讲解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与文化价值。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6 Natural wonders of the world 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中华自然与文化奇观主题跨文化交际项目,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入自然景观学习中。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中国著名自然景观如黄山、张家界等,扮演文化遗产大使向外国游客介绍这些景观特色,与教材中介绍尼亚加拉瀑布、大堡礁等西方自然奇观不同,学生需要重点突出中国自然景观背后蕴含传统文化元素,如黄山松体现中国人坚韧不拔精神,张家界奇峰怪石激发历代诗人画家创作灵感。学生通过英语讲解稿撰写、导游词排练等环节,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化对传统审美观念理解,课程延伸阶段教师组织和自然对白活动,学生创作中西方自然景观拟人对话,如黄山与阿尔卑斯山、长江与密西西比河进行对话,交流各自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交际环境中自然习得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与跨文化沟通意识,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有机统一。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问题,通过分析现实困境与探索实践路径,构建了较为系统融入策略框架,有效融入传统文化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语言能力提升,也增强了学生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实现了语言工具性与文化人文性统一,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英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 [J]. 校园英语 , 2024(41).

[2] 刘小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究 [J].2024(9):372-374.

[3] 王 晓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路径探究 [J].Advances in Education, 2024, 14.DOI:10.12677/ae.2024.148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