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溶液起泡影响因素分析
郭刚 王骑 王思成 王忠亮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万州采输气作业区 重庆 404300
引言:
三甘醇溶液主要用于吸收天然气中的水蒸气,但由于需要循环使用,三甘醇溶液会受到污染,并出现严重的起泡现象,这些泡沫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三甘醇溶液,还会影响整个脱水系统。但三甘醇的发泡特性仍是工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环节,因此需要研究三甘醇溶液起泡的不同影响因素,以促进生产。
一、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溶液起泡机理
泡沫的形成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密切相关。纯净液体通常难以形成稳定泡沫,但当溶液中存在表面活性剂或杂质时,其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气液界面形成稳定膜结构,导致泡沫生成。三甘醇本身具有一定表面张力,但在吸收天然气中的杂质后,体系表面自由能降低,泡沫稳定性增强。
天然气中的气体与三甘醇溶液接触时,气体被包裹在液体中形成气泡。杂质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吸附于气液界面,降低界面能,使气泡不易破裂。三甘醇溶液的黏度及杂质形成的保护膜延缓气泡合并与排液过程,进一步稳定泡沫 [1]。
二、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溶液起泡影响因素
(一)体系因素
1. 凝析油
凝析油主要由烃类组分构成,其中重烃组分如碳原子数较高的烷烃、芳香烃等是引发起泡的核心因素。当凝析油混入三甘醇溶液后,重烃组分的高沸点特性使其难以通过常规再生过程完全去除,悬浮于溶液表面。
纯净的三甘醇溶液的表面张力约为 40~50mN/m ,当加入 0.1% 质量分数的凝析油后,表面张力会降至 30~35mN/m 。表面张力降低导致泡沫形成所需的能量减少,更易形成稳定泡沫。凝析油中的长链烃类,如
烷烃),可使三甘醇溶液表面黏度增加 20%~40% 。表面黏度的提升阻碍了泡沫液膜中液体排液过程,从而使得泡沫持续存在。烃类分子在气液界面定向排列会形成保护膜,抑制气泡合并。例如,当凝析油浓度达 0.05% 时,泡沫的半衰期可延长至 30 分钟,纯净溶液为10 分钟,导致泡沫持久存在。
2. 无机盐
无机盐主要影响的是三甘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倾向、流变性以及泡沫稳定性。无机盐会降低三甘醇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形成气泡,例如,含氯离子的 NaCl、 CaCl2 及含碳酸根的 NaHC03 在特定浓度下可显著增加溶液的发泡高度。当 NaCl 浓度在 750~1250mg/L 时,三甘醇发泡高度达到峰值; NaHCO3 在1000~1500mg/L 时发泡最严重,而 CaCl2 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大发泡浓度约为500mg/L )。这一现象与离子类型及浓度对表面自由能的调节作用相关:钙离子( ⋅Ca2+, )较钠离子 (Na+) )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更大,碳酸根离子( (CO32-⋅) )的作用强于氯离子( (Cl-) ),从而更易形成稳定泡沫。无机盐浓度升高会降低三甘醇溶液的流变性,从而减缓泡沫液膜的排水速率,进而增强泡沫稳定性。
3. 含水率
三甘醇本身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但其起泡能力较弱。当溶液中含水率升高时,水分子会进一步降低溶液表面张力。低表面张力环境有利于泡沫的形成与稳定,尤其当含水率超过临界值时,溶液的发泡能力显著增强。贫三甘醇含水率低于 1.5% 、富三甘醇含水率在 3.5%~7.5% 时,溶液不易起泡;若含水率超出此范围,则会生成泡沫。含水率升高会导致三甘醇溶液黏度下降。低黏度环境促进气泡的生成与流动,同时削弱了气泡合并与破裂的阻力,延长泡沫寿命。
(二)环境因素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三甘醇热力学性质的核心参数,工艺中的各个温度变化都会改变溶液表面张力、气体溶解度及化学反应速率,间接增加气泡概率。例如重沸器温蒂,作为三甘醇再生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溶液纯度与稳定性。根据操作规范,重沸器温度通常控制在 177~204∘C 之间,严禁超过206∘C 。当温度超过分解阈值 206∘C 时,三甘醇会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腐蚀性有机酸,如甲酸、乙酸,导致溶液 pH 值下降、表面张力改变,从而诱发起泡。三甘醇再生过程中,温度对杂质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例如,超过 140∘C 会加速溶解在溶液中的烃类挥发,特别是重烃组分 C9、C10,这些组分在高温下与甘醇形成混合溶液,显著降低表面张力,成为起泡的主要诱因[2]。
2. 压力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成正比。高压条件下,天然气中的 H2S、CO2、烃类等气体更易溶解于三甘醇溶液中。当压力骤降时,溶解气体快速析出,形成大量微小气泡,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生成泡沫。高压环境下还会增加三甘醇溶液流体流速,会在设备狭窄处产生湍流,如塔板、管道弯头。湍流剪切力会将溶液拉伸成薄膜,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为泡沫提供良好的生成环境。同时,高速流体携带的微小液滴或固体颗粒可吸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稳定泡沫结构。
3. 气体流速
当天然气通过接触塔或吸收塔时,高速气流对溶液产生强烈的机械剪切力。流速越大,剪切应力越强,溶液中的微小气泡被迅速拉伸、破碎并重新聚合成更大泡沫。高流速下,气液两相的湍流强度会增加,液体表面更新频率加快,促进气体向液相的溶解与扩散。三甘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较低,有利于水分吸收。但气体流速过高会扰乱溶液表面的分子排列,局部表面张力梯度增大,导致泡沫膜厚度不均,稳定性增强。
结论:通过对天然气三甘醇脱水溶液起泡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三甘醇脱水溶液的起泡现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受操作条件中的温度、压力以及天然气杂质成分,如凝析油、无机盐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的协同或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加了起泡机理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 兰启奎 , 汪年斌 , 赵江涵 , 等 . 天然气三甘醇脱水工艺节能降碳及优化研究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5,45(10):170-171+174.
[2] 杨楠 , 刘佳 , 陈星 , 等 . 天然气脱水三甘醇溶液起泡影响与抑泡措施研究进展 [J]. 辽宁化工 ,2023,52(11):1664-1668+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