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武装保卫工作的影响
张光光
焦作神华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优势,能够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培育、纪律作风建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观。然而,部分国企存在“重业务、轻思政”的倾向,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武装保卫工作割裂,导致保卫队伍出现政治意识薄弱、工作积极性不足、纪律松散等问题,影响安全防线的稳固性。因此,探究思想政治工作对武装保卫工作的影响机制,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成为国有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武装保卫工作的内在关联
(一)目标一致性:服务国企安全发展大局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凝聚思想共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武装保卫工作的核心目标是“防范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两者均以“服务国企发展大局”为根本导向。例如,在国企重大项目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宣传国家战略与企业使命,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武装保卫工作则通过现场巡逻、风险排查,为项目建设提供安全环境,两者形成“思想引导 - 行动保障”的协同关系。
(二)对象统一性:聚焦武装保卫队伍建设
武装保卫队伍是两项工作的共同作用对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论教育、思想疏导,解决保卫人员“为何干、为谁干”的思想问题;武装保卫工作通过技能培训、实战演练,提升保卫人员“怎么干、干得好”的业务能力。缺乏思政引领的保卫队伍,易出现“被动应付工作”“技能再好也难发挥实效”的问题;脱离保卫工作实际的思政工作,则会沦为“空洞说教”,失去实践价值。
(三)功能互补性:破解保卫工作核心痛点
当前国企武装保卫工作面临三大痛点:一是“责任意识淡薄”,部分保卫人员将工作视为“看门护院”,缺乏主动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协同效率低”,保卫部门与生产、后勤等部门联动不足,突发事件中易出现“各自为战”;三是“职业认同感弱”,保卫岗位待遇与发展空间相对有限,人员流动性高。而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引领、思想凝聚、激励关怀”功能,恰好能针对性破解这些痛点——通过价值观塑造强化责任意识,通过协同文化建设提升联动效率,通过人文关怀增强职业认同感。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武装保卫工作的核心影响路径
(一)强化政治忠诚,筑牢保卫队伍“思想防线”
(1)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三会一课”、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如参观革命纪念馆),引导保卫人员深刻认识国企安全工作的政治意义,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某能源国企调研显示,参与红色教育的保卫人员,政治忠诚测评达标率从 82% 提升至 97% ;(2)政策理论宣讲:解读《国家安全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国企安全工作实际,明确保卫人员的政治责任,避免出现“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3)政治身份认同:通过“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让党员保卫人员在巡逻值守、应急处置中发挥带头作用,带动队伍整体政治意识提升。
(二)推动保卫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型
(1)安全文化浸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构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文化氛围,将安全理念融入保卫人员日常工作。一是开展“安全思想大讨论”,组织保卫人员结合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如某国企仓库火灾因巡逻缺位导致损失扩大),反思自身工作中的疏漏;二是打造“安全文化阵地”,在保卫值班室、巡逻路线沿线设置安全警示标语、事故案例展板,形成“时时见安全、处处想安全”的环境氛围。某化工国企实施该措施后,保卫人员巡逻时的风险识别率从 75% 提升至 92% ,未发生因巡逻疏漏导致的安全事故。(2)责任体系绑定,压实岗位安全责任。思政工作通过“思想引导 + 制度约束”,推动保卫人员将安全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方面,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保卫人员对岗位责任的认知误区,针对性开展责任教育;另一方面,协助武装保卫部门建立“责任清单”,明确每个保卫岗位的安全职责(如门岗值守需核查人员资质、巡逻需记录重点区域情况),并将责任履行情况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挂钩。
(三)构建成长赋能生态系统
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互动等方式,构建成长赋能生态系统,激发青年员工潜能,帮助其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新入职员工提供“业务导师 + 思想导师”的协同培养模式,业务导师依据员工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的员工业务学习计划;思想导师围绕员工的思想状况和职业素养策划思想教育活动。员工不仅能在业务导师的指导下提升专业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还能在思想导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实现技能与品德的全面发展。为年轻员工建立数字化成长档案,借助数字技术系统记录和展示个体成长历程,企业可以借此了解员工的技能、性格、成就等,实现人岗精准匹配;个人也能通过查询档案回顾成长历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做好职业规划,整合学习内容与优化职业发展路径。
三、结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武装保卫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它并非外在的附加任务,而是提升武装保卫工作效能的内在需求和根本保证。通过发挥其政治引领、思想教育、队伍建设和文化塑造的功能,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武装保卫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培育优良的队伍作风,最终转化为强大的安全保障能力。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武装保卫工作的深度融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安全优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 马乾翔.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矿工.2024(4):49-51
[2] 姬业.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J].新丝路.2024(8):196-198
[3] 秦玲.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J]202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