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中ERP 下财会监督的搭建
王体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引言:
大集中 ERP 系统凭借其高度集成化、数据实时共享、流程标准化的特点,重新塑造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它将财务、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关键业务模块整合在一起,使得企业的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并协同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财会监督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业务快速流动以及数据大量增长的局面。建立适合于大集中 ERP 环境下的财会监督体系成为保证企业财务合法、规避经营风险、达成战略目标的必要之举。
一、大集中ERP 对财会监督的影响
1.1 数据获取与分析优势
大集中 ERP 系统集中存放着大量业务及财务数据,这些数据给财会监督赋予了充足的资料来源,监督人员凭借系统提供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能够迅速获取多种数据。比如通过关联分析销售、库存与财务数据之后,就可以准确判定收入确认是否真实合理,而且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可以深入挖掘历史数据,找出隐藏的风险点和异常交易模式,从而增强监督的预见性。
1.2 流程监控实时性提升
系统全程记录并跟踪业务流程,使得财会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事中、事前监督。以费用报销流程为例,员工递交报销请求时,系统将依据既定规则自动审核报销标准和审批权限等事项,一旦发现任何异常,便会立即触发警报,监督人员可以立即介入,防止违规情况出现,从而加大流程把控的力度。
二、大集中ERP 对财会监督的挑战
2.1 监督范围与深度拓展难题
业财深度融合后,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交织在一起,财会监督不仅要关注传统的财务收支情况,还要深入到业务前端,对业务流程是否合规、合同执行是否有效等进行监督。而业务领域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这就加大了监督的难度,监督人员无法完全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风险点,存在监督盲区。
2.2 系统风险带来的监督困境
大集中ERP 系统依靠信息技术,存在系统故障,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若系统出现故障,会造成财务数据丢失,错误或者被篡改,从而影响财会监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系统不断更新升级,新的功能和流程改变,监督规则和方法容易滞后,无法及时应对系统风险。
三、大集中ERP 下财会监督搭建策略
3.1 明确监督主体与职责
企业在内部形成一个以财务部门为主导 , 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共同构成的监督主体结构。财务部门负责日常财务核算监督、财务报表审核等工作;审计部门定期进行专项审计和内部审计工作,对公司大集中 ERP 系统运营状况以及财务内部控制有效性作出判断;纪检监察部门对该公司财经纪律及廉政方面作出监督并查纠违法乱纪问题。还要加强外部监督,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会计审计,依靠监管者的力量对公司重要财务事项予以监督检查,做到内外部监管有效衔接。
单位负责人是财会监督的第一责任人,要重视财会监督工作,给监督体系创建给予资源和制度上的支撑,促使内部监督制度创建起来,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责和流程。将财会监督纳入到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当中,确保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定时期听汇报监督工作。针对重大财务风险和违规现象及时做出决策处理,引领企业树立起正确的财务合规观念。
3.2 界定监督客体与内容
监督客体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报表数据,还应涵盖大集中 ERP 系统中的各种业务数据,诸如采购订单,销售合同,生产工单等。通过对业务数据同财务数据实施关联审查,从而核实财务信息是否真实且完备。以审查销售业务为例,把销售订单,发货记录以及财务收入确认数据拿来比较,保证收入计量无误,及时入账,还要注意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针对数据录入,修改,传输等环节展开监督,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或者舞弊现象。
将大集中 ERP 系统运行状况归入监督范畴,包含系统性能,稳定状况,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监督系统运维管理,确保系统按时维修,更新,规避系统故障风险。针对系统内部控制展开评判,查看权限设置是否恰当,流程控制是否有效,审核用户权限分配情况,防止出现权限过大或者不相容职务未分开的情形。检测关键业务流程控制,考察系统对采购审批,资金支付等流程的控制效果,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转。
3.3 加强技术支撑与人才培养
引入先进的监督技术工具,财务机器人,智能审计软件等,来协助财会监督工作,财务机器人可以自动处理一些重复,有规律的财务数据核对,报表生成等事务,从而提升监督效率和准确度。智能审计软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财务数据实施智能化分析,找出异常的交易模式和风险信号,而且还要加强同大集中ERP 系统的数据接口开发,使得监督工具可以和系统数据做到无缝衔接,随时得到监督所需要的数据,从而改善监督的时效性和精确度。
大集中 ERP 环境下,财会监督人员需掌握财务、业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企业要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定时安排监督人员参加财务法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课程,促使监督人员参与到企业的业务项目当中,了解业务运作情况,增强业务洞察能力。通过内部轮岗,项目实践等形式,培育既懂得财务监督又知晓企业业务及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给财会监督体系创建给予人才保证。
四、结论
当前在大集中 ERP 广泛推行之际,形成科学有效的财会监督系统成为企业能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通过明晰监督主体和责任,规定监督对象及内容,改良监督途径和办法,加大科技助力和人员培训强度这些举措来适配大集中 ERP 周围改变,改进财会监督能力,保证财务管理合法化以及企业运转稳定。未来,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融入企业管理等情况下,财会监督将会遭遇新的机会和难题,企业要不断创新监督模式,加深业财关联,充实技术资源并加大人才存积力度,持续健全财会监督体系,为企业步入数字化时代和做到高质量进步赋予守护。
参考文献:
[1] 李云峰 , 高正 , 丁志敏 . 数智融合背景下财会监督体系创新探索 [J].新会计 ,2025,(03):28-32.
[2] 童吟 . 工会公权力数字化监督视域下财会监督指标体系建设初探 [J].中国工会财会 ,2025,(01):23-25.
[3] 付红敏 , 宋贺民 , 刘璐 . 新《会计法》下财会监督面临的挑战与实践路径 [J]. 财政监督 ,2025,(0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