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田径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研究

作者

谢宗豪

宿迁市体育运动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0 前言

中长跑作为田径运动的重要项目,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中长跑项目中,速度耐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探索适合青少年的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对青少年中长跑训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然而,目前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规律和个体差异,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同时,训练手段的单一性也限制了青少年速度耐力的提升。此外,缺乏科学的训练评价体系,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训练效果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不利于训练方法的调整和优化。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田径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以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为我国田径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1 中长跑速度耐力的概念及重要性

中长跑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在中长跑过程中,在保持一定速度的情况下,持续运动的能力。在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力基础,还需要在比赛的关键时刻能够提高速度,超越对手。因此,速度耐力是中长跑运动员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对于青少年来说,良好的速度耐力训练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

2 青少年身体特点对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的影响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训练过程中不能承受过大的负荷。青少年的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耐力水平有限,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进行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时,需要充分考虑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避免过度训练对身体造成损伤。

3 现有的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

3.1 间歇训练法

青少年田径间歇训练法,是一种科学且高效的训练手段。它巧妙地在两次训练之间安排特定的休息时间,让运动员在尚未完全恢复的状态下投入下一次训练。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对于青少年的田径能力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里,合理运用间歇训练法至关重要。教练需根据运动员的实际状况,精准安排训练强度、休息时间和训练次数。以短时间、高强度的间歇训练为例,像 400 米间歇跑就颇为合适。每次完成 400 米跑后,安排 1 - 2 分钟的休息,接着进行多次重复训练。如此循环,能让运动员的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的运动节奏,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为在田径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3.2 重复训练法

青少年田径重复训练法在提升运动员能力方面有着显著功效。它是指多次重复相同的训练内容,每次训练之间安排较长的休息时间,目的是让运动员在完全恢复体能的状态下开展下一次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以及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里,重复跑是常用的方式。以800 米重复跑为例,每次完成800 米跑之后,会安排3 - 5 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段休息时间里,运动员的心率、呼吸等身体指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之后再进行下一次的 800 米跑,如此进行多次重复训练。这种训练方法能让青少年运动员不断熟悉中长跑的节奏和技术动作,增强速度耐力,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3.3 法特莱克训练法

青少年田径法特莱克训练法是极具特色的自由变速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能依据自身感觉与实际状况,灵活地在不同地形与环境中开展变速跑。比如在起伏的山地,时而快速冲刺上坡,锻炼爆发力;时而平稳慢跑下坡,调整节奏。这种训练绝非刻板单调,能显著提升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还可增强他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青少年中长跑训练里,选择公园、郊外等自然环境开展法特莱克训练十分合适。公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郊外视野开阔、景色宜人,能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忘却训练的疲惫。他们可以尽情地在自然中奔跑,自由切换速度,既达到了提高速度耐力的训练目的,又能让身心在大自然中得到放松,可谓一举两得,是值得推广的训练方法。

4 针对青少年的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优化

4.1 结合青少年身体特点调整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在训练初期,应以低强度、小负荷的训练为主,随着身体的适应和发育,逐渐提高训练强度。同时,要注意控制训练量,避免过度训练。例如,在进行间歇训练时,可以从较低的强度和较少的次数开始,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次数。

4.2 多样化训练手段的组合运用

单一的训练方法容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影响训练效果。因此,在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中,应将多种训练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将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有机结合,制定多样化的训练计划。例如,在一周的训练中,可以安排两天进行间歇训练,两天进行重复训练,一天进行法特莱克训练。

4.3 注重心理训练

在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里,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觑。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训练过程中极易受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干扰,这些负面心理状态会显著影响他们在训练及比赛中的表现。比如,过度紧张可能导致动作变形、呼吸节奏紊乱,从而影响速度和耐力的发挥。鉴于此,在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中融入心理训练至关重要。具体可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让青少年在训练和比赛前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的”“我状态很棒”,以此增强自信心。还能通过模拟比赛的方式,让他们提前适应比赛氛围和压力。经过这样的训练,青少年能够有效克服心理障碍,逐步提高心理素质,在真正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身水平,展现出更优秀的竞技状态。

5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田径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的深入探讨,分析了青少年身体特点对训练的影响,介绍了现有的训练方法,并提出了优化建议。通过合理运用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等多种训练方法,结合青少年的身体特点进行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调整,以及注重心理训练和训练效果评价与反馈,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水平。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对训练方法进行细化和优化。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训练方法与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具体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训练效果。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探索,田径青少年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将不断完善,为我国田径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