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肖雯
福建工贸学校 福建福州 350002
引言
近些年,教育改革中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定位为重点任务。中职音乐课堂作为音乐文化传授以及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也必须要深化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为音乐教育水平提升助力的同时,也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要将中国传统音乐中丰富的历史内涵、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通过音乐教育将其传承下去,并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中国传统音乐得以持续发展和焕发活力。
1 中职音乐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必要性
中职音乐教育的开展,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中国传统音乐的选用,可以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中国传统音乐极具民族特色,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新奇的音乐体验。尤其现代音乐艺术领域的发展当中,“国风”音乐受到追捧,拥有更多的受众。这里的“国风”实际上就是指具有鲜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已经在新时代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中职音乐教育中,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了解音乐与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拓宽自身的音乐认知边界。同时,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中国传统音乐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研究
2.1 在音乐教育课题中融入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
想要在中职音乐教育当中,实施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就必须要强化中国传统音乐与中职音乐教育体系之间的融合紧密度。要在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合理的引入多样化的中国传统音乐,让传统音乐能够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只有系统地将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引入,才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沿革、风格特点、演奏技巧以及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思考和感悟。而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设计方面,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课程难度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音乐鉴赏与实践》中选取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例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百鸟朝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其编排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材科学构建了从基础认知到深度体悟的学习阶梯:从走进音乐,进而深入体会音乐如何映射并表达自然、社会与人生的丰富内涵。这种结构化的设计确保了学生能够系统地提升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与实践水平。
2.2 增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实践性与互动性
在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期间,教师要更多的设置实践性的活动,并要增强教学环节的互动性,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传统音乐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学习成效得到强化。中国传统音乐都极具地域特色,比如《采红菱》就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采风,或者也可以搜集一些与歌曲相关的当地景色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同时,教师也要多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的科技,将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内容以更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呈现,比如可以利用 VR 技术重现《采红菱》中的水乡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歌曲所描绘的环境中,增强学习的沉浸感和互动性。
在实际传统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对音乐知识、文化内涵、历史底蕴等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领悟传统音乐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围绕传统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和分析,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旋律点,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进去,进行适时引导,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知识、技巧的掌握。
2.3 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中,与现代音乐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是重要途径,也是传统音乐焕发新生的有效方法。在中职教育当中,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可以通过有机的融合现代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保留传统音乐精髓的基础上,也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习惯。就以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教学进行举例,《玫瑰三愿》的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教师可以尝试将其与现代编曲技术相结合,可以加入一些电子音乐元素、流行音乐节奏等,创造出全新的演绎版本。通过现代化改编,不仅能让学生耳目一新,还能引导学生思考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玫瑰三愿》进行简单的改编或创作,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自由发挥。对于创作没有灵感的学生,可以给予提示:改变歌曲的节奏、旋律或加入新的音乐元素等。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并更深刻地体会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融合的可能性。
2.4 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传统音乐中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情感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对音乐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对传统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文化有更强的认同感。就以经典红色歌曲《共产党来了苦变甜》举例来说,这首歌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生动展现了藏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大家庭里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讲述西藏农奴在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和共产党解放西藏后给他们带来的新生活,让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比如,歌词中的“喜马拉雅山啊,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啊,再长也有源”运用了比喻手法,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党的感激之情和对新生活的无限向往。以此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从而增强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
结语
中职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音乐不仅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更是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让中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探索,为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探索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的融合,尝试新的演奏技巧、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既提高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也让中国传统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李诗思 . 关于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讨 [J]. 黄河之声 ,2020(07)
[2] 刘庆莉.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育的路径探究[J]. 参花,2025(09)
[3] 王世燕 . 关于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讨 [J]. 艺术家 ,2021(01)
[4] 陈思 . 中职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 [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