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风险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
赵婷婷
邢台市第九医院05525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高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干预方案,优化母婴健康结果。方法选取妇产医院100例高龄孕妇(2024.01-2025.01),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产检服务。通过病历系统评估妊娠风险因素,对比两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健康指标。结果干预组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中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且自然分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异常率和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妊娠风险受多因素(生理机能、慢性病史、生活习惯)交互影响,实施系统化健康管理(营养指导、疾病筛查、心理支持)可有效控制并发症,提升母婴安全。建议将个性化产前管理纳入高龄孕产妇常规诊疗流程。
关键词: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干预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变迁,高龄产妇比例逐年上升,其妊娠期并发症风险显著高于适龄产妇。高龄带来的生理退化、激素失衡及慢性病风险叠加,使这一群体面临更大的健康挑战。然而,目前针对高龄产妇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尤其在早期预警和个性化干预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期降低相关风险,保障母婴安全,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在妇产医院就诊的100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评估其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同时,将这些高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纳入标准:年龄≥35岁,单胎妊娠,在妇产医院建档并完成妊娠期检查的高龄产妇。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者、多胎妊娠或资料不完整者。此筛选确保研究对象同质性,减少干扰因素影响。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产检服务,干预组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健康教育与意识提升: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及在线课程等形式,向干预组成员普及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及生活方式改善的知识,增强其主动参与健康行为的意识。(2)行为矫正支持体系:设立一对一辅导机制,结合定期跟踪反馈,帮助个体识别并逐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同时提供心理支持以应对行为转变中的挑战。(3)环境优化与资源对接:改善物理环境,例如增设健身设施或优化饮食结构;同时整合医疗、社区等多方资源,为干预对象提供便捷可及的服务通道,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持续助力。
1.3观察指标
评估高龄产妇妊娠期状况的关键依据,主要包括生理指标和临床结果两方面。生理指标涵盖血压、血糖水平、体重增长速率及胎儿生长数据(如双顶径、股骨长),用以监测母体健康与胎儿发育情况。临床结果则涉及妊娠结局,如是否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早产或胎儿畸形等并发症,以及最终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状况。此外,还需记录孕妇的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及依从性,这些因素对干预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科学设定观察指标有助于精准把握干预成效,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用于分析和处理特定测量数据(x±s)的数据。以%为单位计算数据,并用χ2检查数据;P>0.05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中未见1例高龄产妇发生2种及以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
2.2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比较
因本摘要重点围绕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健康状况(以出生体重异常、窒息等为代表),将新生儿健康状况相关内容作为类似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呈现,干预组高龄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健康状况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4。两组活产率100.00%,均未见死胎、死产等情况。
3讨论
高龄产妇由于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面临着比普通产妇更为复杂的妊娠期挑战。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激素分泌逐渐失衡,这不仅影响卵子质量和子宫内环境,还可能导致免疫调节能力减弱,从而增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此外,高龄产妇常伴随肥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这些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她们更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并发症。与此同时,高龄产妇的心理状态也不容忽视,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削弱机体免疫力,间接诱发或加重妊娠期并发症。
针对上述风险因素,科学合理的干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孕前阶段,建议高龄女性接受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内分泌功能检测、遗传学筛查以及生活方式评估,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医生可以根据每位女性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备孕指导,例如调整饮食结构、适度锻炼以及戒烟限酒等,以改善身体条件。在孕期管理中,应加强动态监测,通过定期产检及时掌握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对于已经存在基础疾病的高龄产妇,需制定严密的治疗方案,必要时联合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等多科室专家共同参与诊疗决策,确保母婴安全。
除了医学层面的干预外,心理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龄产妇通常会因为担忧胎儿健康或自身的身体状况而感到焦虑不安,这种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妊娠结局。因此,建议为高龄产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专业人员的帮助缓解其心理负担,同时鼓励家属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结束语
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与全程干预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未来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完善长期随访机制,探索更精准的个性化干预模式。
参考文献
[1]徐佳,刘佳,刘嘉.高龄产妇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的潜在类别及其干预策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6):142-144.
[2]吴新红,李红杰,董慧君.孕期综合管理对高龄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3,31(02):188-191.
[3]巫银霜.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23.
[4]罗娇,李珊珊,张婷.高龄产妇妊娠期营养筛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22):16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