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刘诗
中山市坦洲明德学校
一、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大观念是指数学学科内容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反映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大观念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从数学学科的整体结构出发,梳理单元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各知识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有全局观念,能够从数学学科的宏观角度来审视单元内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关系和层次结构,比如在分数单元教学中," 分数的意义 " 是核心概念," 分数的性质 " 是基本原理,二者共同构成了分数单元的主干知识。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属性,即分数是将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后所得的每一份或几份,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数的等值性、大小比较、基本运算等,为后续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具体操作、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多个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到概念构建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感悟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因数和倍数单元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形成过程,即从具体的数的乘除关系中抽象出因数和倍数的一般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互逆关系,即一个数的因数都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反之亦然。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更能进一步理解素数、合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相关概念,还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基于大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精心组织,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根据分数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比如认知目标可设定为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力目标可设定为能运用分数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情感目标可设定为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兴趣,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比如可以通过折纸、剪纸等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问题解决、实际应用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分数知识的应用价值。
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有效的学习支架,比如利用直观教具(如分数卡片、计数棒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动画演示、互动游戏等)帮助学生探索分数的性质;利用生活素材(如食物分割、时间划分等)帮助学生感受分数的实际应用,加强单元内容与学科知识、生活经验之间的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将分数的意义与除法的商联系起来,加深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将分数的性质与小数、百分数的特点进行比较,揭示数的表示形式的多样性;将分数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提高学生运用分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大观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效果评估
在大观念指导下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后续教学工作,以《因数与倍数》为例,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掌握求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的熟练程度,运用因数和倍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评估学生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知识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数学抽象和概括,是否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是否能够进行创新思考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元认知能力。
评估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信心等情感态度的变化情况。关注学生是否对因数和倍数知识产生了兴趣,是否主动参与探究和实践活动,是否能够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教师应对单元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反思,评估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适切性,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估,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单元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科学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补救,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学效果评估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帮助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专业化水平。
结论:大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对单元整体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观念视角,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效果评估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进行了系统探讨,在教学内容分析方面,要从数学学科的整体结构出发,梳理单元内容的逻辑关系,关注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脉络,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教学策略实施方面,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层次性和连贯性的教学活动,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加强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在教学效果评估方面,要从学生学习表现、思维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玉莲 . 基于大观念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路径 [J]. 小学数学教育,2024,(Z1):49-50.
[2] 陈新鸣 . 大观念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分析 [J]. 试题与研究,2021,(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