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设计

作者

何春艳

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平安里学校 5181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各行业,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显著趋势,旨在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在这一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设计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优异的学习习惯,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这无疑增加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在实际执行班级管理职责时,班主任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心理特点,构建有序的班级管理体系,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利于学习与成长的环境。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自我约束力差,集体主义不高

大部分小学生之所以自我约束能力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年龄太小,尚未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律能力。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他们经常被班主任忽视,很少得到正面的鼓励和向上的表扬,这就会导致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消极,缺乏积极主动性,自我约束能力也相对较差。此外,由于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待班级纪律和集体利益的态度也较为淡薄。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经常会发现学生们的纪律不太好,常常有人迟到或者不来上课,在上课时,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讲,还会捣乱,影响课堂秩序。更麻烦的是,这些小学生不太懂得为别人着想,也不太关心班级的整体利益,导致班级里大家不够团结,班主任管理起来就特别困难。

(二)班主任管理工作太过于形式化

在班级管理的日常运作中,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有着明确且具体的需求。这不仅仅局限于班主任的教学素养需达到规定的标准,还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场景中,许多班主任班主任是出入职场的年轻班主任,他们在履行班主任职责时,往往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因此在塑造班级形象及有效管理班级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年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即以说教为主要手段,一味地强调灌输式教学。这种说教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成效,使得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生活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还不太成熟,情绪也比较敏感,可能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行为,甚至有点过激。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特别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得多和学生聊聊天,多关注他们的日常行为,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和建议。要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利用课余时间多和他们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看待周围的事物,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尝试用学生喜欢的沟通方式,比如QQ、微信等,有些学生在遇到问题想找班主任帮忙,但时候又有点害怕,这时候就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帮他们客服心理障碍,和班主任顺畅地进行沟通。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

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与时俱进,如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好处,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更加高效地管理学校工作,使得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特别是在准备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完全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原本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班会的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班主任可以轻松地将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极大丰富班会的内容与形式,避免陷入单一枯燥的说教式管理困境。班主任还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围绕思想道德修养、行为素质养成等主题,精心制作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微课视频,并定期向学生分享,以此帮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反思。班主任还应特别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深刻的共鸣,从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最终实现身心健康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增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不仅仅关乎到他们只是的掌握,更涉及到他们人格、品德和价值观的塑造。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陪伴、引导和支持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过去,家长往往只能在有限的家长会上,与班主任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了连接班主任和家长的重要桥梁,使得双方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除了传统的家长会,班主任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更为频繁和深入的沟通。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平台,上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视频和照片,让家长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这样一来,班主任就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班主任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结语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基于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在管理实践中,班主任需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与家长的高效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系列的举措旨在助力班主任开展高效、科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鲁宜春.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工作的策略[J].家长,2024,(34):74-76.

[2]王梅.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家校共育理念的有效融入与实施[J].教师博览,2024,(36):22-24.

[3]陈艳.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思路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5,(05):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