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

马航

130682199109226319

摘要;本文围绕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展开研究,系统剖析其功能复合性、交通流复杂性及设施配置综合性的特性。详细阐述路基、路面、交通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及景观绿化等施工技术要点,构建包含全过程质量管控与特殊指标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交通疏导的安全管理措施。明晰工程特性,精准把控施工技术与管理要点,是保障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公路兼城市道路;工程特性;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在新型城镇化与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与交通需求多元化的双重挑战。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作为一种兼具区域交通连接与城市内部交通服务功能的复合型道路,成为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选择。此类工程在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因功能的特殊性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不规范、质量安全管控不足等问题。

一、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的特性分析

1.1 功能复合性特征

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打破了传统道路单一的功能定位,兼具区域交通连接与城市内部交通服务的双重功能。在区域层面,其承担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长距离交通联系,需保证车辆的快速、高效通行,类似于普通公路的功能;在城市内部,又要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商业活动等多样化需求,承担起城市道路的集散功能。城市外围的环城公路在改建后,既要保障过境车辆的快速通过,又要服务周边新建城区的居民出行,实现了交通功能的复合与延伸。

1.2 交通流复杂性

这类工程交通量具有交通流复杂的特征。车型构成复杂,包含长距离运输的大型货车、长距离运输的长途客车以及常见于城市的汽车、公交、非机动车辆、行人等,不同类型车型车辆大小不同、行驶速度不同、动力性能不同,对道路的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提出了挑战。交通量具有潮汐交通的特征,早、晚高峰交通量中,城市内部通勤交通量迅速上升,而平峰时间中过境交通量相对较大。

1.3 设施配置综合性

公路兼城市道路型工程要满足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要求,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兼具公路的行车道宽度、路肩设置,供大车通过,以及满足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需求;交通设施设计应满足公路设置的交通标志标牌、视线诱导标志和城市路口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等需求;市政基础设施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排水体系与城市雨污水管区分流排布,并合理将电力、通信、燃气管线预设在道路中;景观设施设计也应兼顾公路的横断面开阔、景观视野通透和城市道路景观需求。

二、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针对工程情况不同进行专项路基施工。例如针对软土地基,可以通过换填的方式,将软土地基挖除,再将砂砾石、灰土等质地坚硬的材料填充至换填后的软土地基内,提升地基承载力;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可通过强夯法,或者灰土挤密桩法等消除地基内的湿陷性;路基填筑的材料选择上,应该严格把关,尽可能采用级配结构良好、透水性较强的材料,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具体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分层施工,每层施工填筑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采用重型压实机进行分层压实,保证路基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提升道路路基对公路道路、城市道路荷载的压力能力。

2.2 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道路结构选材考虑高速公路行车及城市慢行要求,上面层选用抗滑性能高、平整度高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满足城市道路行车舒适和安全性;中面层及下面层选用强度高、耐久性强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或水泥稳定碎石,为重车反复碾压提供良好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摊铺时掌握好温度和速度,摊铺温度130~160℃,摊铺速度2~3m/min,摊铺均匀;碾压采用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方式,初压、复压、终压紧密配合,保证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

2.3 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综合考虑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指示需求。安装大型指路标牌,如需公路长距离行车,公路路段指示明显,适宜摆放大型指路标牌;如果公路在城市路段,适宜在交通瓶颈处加密设置人行横道线、车道引导箭头等路面标线,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出行。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如电子监控、交通流量、智能诱导等系统的安装,保证交通流监控及智能控制。

2.4 市政基础设施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重点解决市政设施和路桥的结合问题。在市政路中雨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根据路桥原有雨污水排水边沟,合理将市政路雨污水管道融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并考虑其城市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分配出相应的污水管道,雨污水可以顺畅地被排出,并不会对市政路环境造成影响。市政路施工综合管线铺设要求主要为先埋管后管线,市政路桥地下空间相对较小,管线上空面积也十分有限。

2.5 景观与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景观绿化施工,强调功能性与美学性的统一。景观节点的设置,结合城市地域文化和公路线性特点,设置主题雕塑、景观小品等,提高道路文化性和辨识性。景观绿化施工,中央分隔带选用抗污染性强,易于修剪等植物品种,起到防眩目与美化的作用,边坡绿化采取喷播植草、种植灌木等,起到稳固边坡、增加绿化面积的目的,改善道路生态环境。

三、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3.1 质量控制要点

实现全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管控。在材料进场阶段,对于水泥、沥青、砂石等工程材料进行严格把控,满足设计要求;在工程的施工期间,针对路基的压实密度、路面的平整度、管道的坡度等关键指标采取实时监测措施,每一段工程段施工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测。由于该类型工程的特殊性质,提出针对一些交通标志的视认性、智能交通系统的兼容性等检测指标,采取科学的检测装置与手段保证工程质量的落实。

3.2 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施工区域和通行区域划定界限,利用围挡、警示灯等设施对施工区域进行隔离,避免车辆和行人误入;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交通疏导组织方案,施工期内通过临时交通指示灯、交通疏导员指挥交通等,保证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制订应急预案,针对交通事故、管线泄漏等异常情况提前准备人员、物资和设备等,随时迅速处置突发情况。

结语

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的功能特征与道路交通和性质特殊、对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提出更高标准,根据其复合功能、交通组成复杂、设施配备综合等特征,准确掌握路基、路面、交通工程等施工技术和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利于高质量保证工程建设。今后,伴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都会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城市与区域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小琳.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10):37-39.

[2]邓珍旺.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公路总体设计方案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23,(11):11-16.

[3]孙代文,孙慧.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公路设计中常用技术指标运用原则探讨[J].交通科技,2016,(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