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策略
董梅
亳州市夏侯小学南校 安徽亳州 236800
引言
要想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生命意识。生命意识主要是指一个个体对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 , 是对人存在价值的一种审视。这也和新课标语文的性质相符合 ,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指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生命存在。语文的人文性和生命意识是相互联系的 , 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渗透孩子的生命认知, 让孩子们珍爱生命, 敬畏生命。
一、为何要培育学生的生命意志?
面对小学生对生命的漠视 , 如何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是我本次研究的重点。在当前社会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考高分, 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丰富的情感 , 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据统计中学生五人中就有一人已经想过轻生 , 广东省疾控中心曾对广州十所学校的所有五、六年级中小学生共三千零四十五名展开了调查 , 并发现其中有百分之三点四的中小学生制订了轻生方案 , 百分之一点三的中小学生实施了轻生方案。面对这样的数字 , 我们除了指责家长和老师 , 指责目前的教育体制以外 , 我们也要深思 , 为何我们的孩子如此脆弱?如此的漠视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贵生命?应试教育下 , 一些家长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 , 所忽略掉的是学生情感意识与人生观的培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 在教学时我告诉孩子们要热爱生命 , 但他们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我惊呆了 , 热爱生命干什么, 可见我们的学生对生命意识是多么的无知。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训练孩子生命能力的训练。
1. 以教材为依托, 点燃学生的激情, 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语文学科的教学以语言为基础。我们可以从字词句中感受到跳跃的生命符号。比如我们学习的《触摸春天》“平静的指尖悄然合拢 ,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 真是一种奇观 ! 睁着双眼的蝴蝶被这位盲姑娘奇妙的灵性捉住了。”在这一段作品中 , 作家更加详尽地描述了盲姑娘静静的往返于花丛之中 , 并在一株月季花上停留时 , 缓缓展开手 , 并极为精确地伸向了一株落满花蝴蝶的月季花。在女孩童穿梭、停留、伸手、拢住蝴蝶等这一连串的动态上 , 使人觉得这一连串动态完全并非一位盲童所能完成的 , 所以他认为平静地拢着蝴蝶“真是一种奇观”。而是不是有某种神秘的灵性力量在诱惑着她、引导着她 , 睁着双眼的蝴蝶又是如何被这位盲女子给捉住了呢 ? 这种神秘的原因 , 不正是因为小女孩子对春天、对自然的向往吗 ?与其说是蝴蝶们被盲女孩子拢住 , 倒不如说是人类生命的美丽被盲少女奇妙的灵性力量所摄取、所捕获。我通过让学生抓重点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盲童对生命的热爱 ,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 , 这里是说每个人都是人生的主角 , 都有享受人生的权力。“缤纷”也就是指丰富多彩的美好世界。在安静的身边 , 笔者默默地体会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向往、对人生的喜爱、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情不自禁 , 有感而发 : 每个人都有着人生的自由 , 不管自己是不是有着健康的体魄 , 只要热爱生活、关爱生命 , 就一定可以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春天 , 编织出了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小世界。通过对安静热爱生命的教学唤起学生们对生命的热爱 , 无论身体是否健全 , 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 我们的世界就会很精彩。
2. 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语文教学的阅读是指老师、学习者、文字三者相互之间的双向对话关系,精彩的阅读,可以达到激励学生 , 鼓励学生的目的。我在教授阅读的时候 , 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给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 , 让他们对生命的真谛多掌握和了解。例如:《小主人公雨来》主要内容是写了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李雨来是一位游泳知识很强的孩子 , 一次交通员李叔叔因为逃避鬼子而隐藏在了雨来家里 , 当雨来因为掩护李叔叔而被鬼子捉住后 , 他坚持不告诉李叔叔藏在何处 , 于是鬼子就将雨来拉在了河沿上 ,要杀死雨来 , 没想到雨来在向鬼子开枪前就跳入了河中 , 并凭着他精湛的运动技能从鬼子的枪口下 , 机智地脱险了。这篇文章主要写了雨来同鬼子们斗智斗勇的爱国主义行为 , 生动形象 , 富有教育意义。我在教学的时候抓住雨来这一典型的少年儿童形象进行讲述 , 让学生明白和他同龄人当中确有此事 , 让他们明白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生是短短的 , 是一去不复返的 , 而人的一辈子就如白驹过隙 , 时光无法倒转 , 所以我们才能在限定的人生里, 绽放无尽的光辉。
三、课外教育必不可少。
1. 阅读名人传记,体会生命丰富。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 我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 阅读更多适合他们的书籍 , 这样不但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 , 还可以懂得更多的生命真谛。例如:史铁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者、散文家。一九五一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市。1967 年学生毕业了于北平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一九六九年去了延安地方插队。后由于双腿偏瘫 , 于一九七二年返回北平。后来他患上了肾病并进展到尿毒症 , 依靠每天 3 次透析而延续了寿命。自称专职是生病 , 业余则是作曲。而他的一生中写了很多的作品 , 他曾经说过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 , 拉紧了才能弹好 , 弹好了就够了。”他用他生病的身体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 这种坚持写作的精神难道不令人敬佩吗?通过对史铁生的介绍, 我让学生们明白一个道理, 生命之花也会如此绚丽多姿。
2. 国学经典伴我行。
《满江红》这首词的作家是宋代著名爱国主义将军岳飞。其在创作《满江红》词时 , 正值中原人民遭到女真农奴主及权贵的铁骑所侵犯与蹂躏的年代。岳飞矢志抗金 , 执着地寻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 ; 他终生征战, 不认输, 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光之洒脱、治学严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军队家和策略家 ; 他自奉菲薄、廉洁奉公 , 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到一种很高。特别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体现了岳飞对金国的痛恨。整首词高度的体现了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命是可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 失去了生命 , 就什么也不是了。也不是有些人想白白地去送死 , 也并非他们不想好好地生存。而是 , 当战争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时候 , 仍然有不少人前仆后继地奉献了自已的人生。是他们不珍惜自已的性命么 ? 不 ! 不是 , 是他们将祖国、民族的利益置于个人生命的的最高地位上, 而将自已的性命置之度外。他们不畏强权 , 用血来换取生存 , 并以自已的性命换取更多人好好地生存。“死有重在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死比泰山还要重,他们的死是伟大的。通过对国学经典的解读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 ,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起了轻生的念头。
四、实践活动,清明节扫墓,缅怀先烈。
通过清明节扫墓让学生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是多少先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我希望我更多的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大放光彩!
参考资料:
[1] 周成国. 构筑生命的厚度与深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J]. 小学教学参考,2019(18):36.
[2] 陈胜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以《生命生命》为例[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8(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