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研究

作者

王慧芳

山西省静乐县住建局 035100

引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阶段,建筑工程规模渐次扩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渐趋严苛,作为国民经济关键组成部分的建筑工程项目,其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合格要求,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急切需解决的关键课题,本文会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要点开展研究,意在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供给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与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时达到预定的技术、质量标准,并最终交付合乎相关法规及规范要求的优质建筑,它不但关乎建筑物的安全性与使用功能,还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效益,因此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并非是建筑质量控制意义的唯一体现,更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建筑行业的责任感与公信力,采用有效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可减少工程上的缺陷,避免返工及修复引发的不必要的成本与时间消耗,保证项目按时按质结束工作,由此提升施工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和信誉度。

2. 建筑工程施工相关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难题

2.1 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水平有限

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施工队伍人员素质不达标,尤其是在某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执行期间,施工人员跟技术人员经验较匮乏、技能不熟练,造成施工质量无法得到可靠保障,诸多项目施工人员欠缺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以及实践经验,造成施工过程里的技术操作失误,甚至出现设备操作出现错误或质量检验未达标的问题[1]。此外鉴于长时间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没有得到充分的职业健康呵护,这还影响到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与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有一部分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缺少必需的自我督查与质量把控,由于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跟实践能力均有待提高,整个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往往存在漏洞,无法达成高效、精准的管控,项目推进进程中。

2.2 材料质量不合格,控制难度大

当前部分不合格建材的使用问题出现在建筑行业,尤其是在某些价格便宜的建材市场里,一些不合格材料及冒牌伪劣产品悄然进入施工现场,诸如钢筋、水泥、混凝土等这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施工操作期间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带来极大影响 [2]。尤其是就大型、复杂工程项目建设而言,材料质量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由于市场内的材料种类海量,管理人员在材料的选择和验收时往往面临判断难题,难以做到每一批材料都符合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为降低成本,部分施工单位,选取价格便宜却质量没保证的材料,此做法不仅让工程质量产生潜在的隐患,并且给后期的维护与修复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未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和管理的是施工单位,也引起材料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提高。

2.3 施工现场环境与条件的影响

施工环境中的外部因素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天气条件直接影响混凝土养护质量,高温会加速凝固导致裂缝,低温则延缓凝固影响强度。环境污染物如灰尘、噪音等不仅危害施工人员健康,还可能损坏设备,间接影响施工质量。城市建设项目常面临空间限制,在狭窄复杂的场地中施工增加了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特殊地理环境(如山区、湿地)的工程还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这些因素会显著影响施工工艺的选择和实施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潜在影响,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把控与管理要点

3.1 实施人员培训,优化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实践阶段,人员素质直接关乎施工质量的优劣,因此提升施工人员的培训效果和技术素质是保障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施工单位应分阶段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助力工人提升技术操作水平,尤其是针对那些有特殊技能与操作规范标准要求的工种,非得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不可。此外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得稳步提高,他们得对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求、施工管理规范熟练掌握,由此可迅速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做法,通过培训施工人员不仅可强化质量意识,还会推动他们提升应对复杂施工条件的能力,减少因技术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质量问题数量,培训工作应聚焦实践性和针对性,依靠进行实际操作及案例分析,协助施工人员更精准地把握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要点。

3.2 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与检测

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牵动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严格把控材料的采购与检测极为关键,施工单位采购材料的时候,要挑选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杜绝因低价采购到质量不合格材料影响工程质量,每一批采购进来的材料都得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检测,保证其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契合 [3]。例如诸如水泥、钢筋、混凝土等重要材料,要针对其开展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保证其符合建筑设计的要求,在材料运输阶段和储存阶段,更要格外留意防止材料遭受损坏或变质,尤其是对易遭腐蚀、易出现变质问题的材料加强管理,此外施工单位还应阶段性地对材料使用过程进行抽检,迅速发现并纠正材料使用时的差错,保障整个施工阶段的材料质量一直合乎准则。

3.3 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的环境直接冲击建筑工程质量,因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也是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施工现场,需保证施工区域安全稳妥,构建必要的安全防护壁垒,减轻施工人员受伤的风险系数,保障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应积极强化施工现场的卫生管控,保持清洁降低灰尘和杂物对施工质量的负面冲击。应当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及维护,保障设备在进入最佳状态后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对施工进度及质量产生负面效果,施工现场组织管理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应把工地布置得科学合理,保证施工流程不停滞,实现工作效率增长,就一些特殊环境里的施工项目而言,仍要按照实际情形采取相应的应对手段,就如加强防水、防火等事项的管理,促使施工质量既稳定又可靠。

结束语:借助对本文的研究,我们晓得于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推动工程质量达标的关键环节,借助加强人员培训的针对性、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特点、严格控制材料采购与检测的合理性、改善施工现场环境等途径,可切实有效地提升工程质量,实现社会对高品质建筑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崔洪林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标准化工地建设 [J].中国品牌与防伪 ,2024,(12):152-153.

[2] 冯超.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A]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四)[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 ,2024:2.

[3] 刘权兵 . 绿色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及价值探讨 [J]. 居舍 ,2024,(35):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