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

艾迪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一类源于异位内膜组织周期性出血及反复刺激所形成的慢性疾病,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表现。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研究普遍认为与经血逆流、免疫耐受失衡及局部雌激素高表达密切相关。临床治疗以缓解疼痛、防止病灶复发、维持卵巢功能为核心目标。激素治疗在药物干预中占据主导地位。单用地诺孕素作为孕激素类药物,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重度患者疗效有限。醋酸亮丙瑞林能抑制雌激素生成,与地诺孕素联合对 rASRM Ⅲ - Ⅳ 期患者短期抑制效果更强,虽可能有雌激素低下不良反应,但难治性病例获益显著。本研究评估该联合方案效果,旨在提供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入选的 80 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3 年 6 月~ 2024 年 6 月在该院就诊患者中通过诊断标准获得明确诊断的 rASRM Ⅲ - Ⅳ期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并进行了随机分组。入选标准:年龄范围 18~45 岁,患者是 rASRM Ⅲ - Ⅳ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且治疗之前没有得到相关治疗,没有进行相关手术干预治疗患者。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病症,患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期,对研究药物过敏或者是因为研究药物无法耐受患者,参与人群一般分对照组和试验组,以考察 2 种疗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口服地诺孕素 2mg (维散宁 ⑧ ),治疗 1 次 /d,持续6 个月。由于其临床作用是以抑制内异病灶生长和缓解疼痛为主,因此治疗中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保证其正常,在治疗过程中若有突破性出血现象,则及时联合应用戊酸雌二醇 1mg ,使患者的不规则出血量降低至不影响工作,通过实际观察疼痛日记并客观记录其每日疼痛的变化、囊肿大小,病灶有无变化判断患者的实际疗效。

1.2.2 实验组

患者除了每天口服地诺孕素 2mg 以外,每 28 天行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 3.75mg(Ω 博恩诺康 )。这类 GnRH 激动剂能作用于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生长的药物,在首次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前 14 天就已经开始口服地诺孕素,从而让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得以稳定治疗。本患者疗程最末次醋酸亮丙瑞林注射后,需口服孕激素直至疗程末。通过以上治疗手段联合用药的方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低疗程进行时间,以防止病灶二次复发。对于本方案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特别观察其骨密度变化情况,其因为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风险,为了保障治疗患者骨质安全需治疗 3 个月,6 个月时利用双能 ΔX 线吸收测定 (DXA) 监测患者骨质变化,通过对本治疗方案中 T 值监测其骨质水平。患者骨质疏松风险大,其 T 值 <-2.0 ,此患者需给患者进行碳酸钙及维生素D3 补充,以此增加骨质密度,预防骨质流失风险,保障患者治疗长期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① 临床效果,6 个月临床疗效的对照,以 VAS 评分变动情况、最大囊肿直径缩小率、血清CA125 降低率及痛经消失率方面比较,进行统一标准、统一检测方法登记。 ② 安全性指标,潮热、阴道干涩、关节疼痛为常见副作用的发生概率,肝功能指标的测量(治疗前、后)耐受度。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纳入 SPSS26.0 软件处理。连续变量以均值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 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 P<0.05 。

2、结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可见下表:

表1:各组基线资料对比表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治疗 6 个月后疗效指标的比较,可见下表:

表2:各组疗效指标对比表

2.3 对照组和实验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可见下表:

表3: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表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目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仍十分多样化、具有顽固的多系统临床症状、远期对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存在较严重病情反复、需长期治疗等不利特点,一直是妇科临床面临的重要难题。现有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包括手术方法,取得的治疗效果多为短期的疼痛缓解,但远期的病情易反复。

本研究对比地诺孕素单药与联合 GnRH 激动剂(醋酸亮丙瑞林)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差异,基线无偏差。结果显示,联合治疗 6 个月后在疗效、囊肿体积、CA125、痛经缓解率上均更优,因更强抑制雌激素,疼痛与病灶控制更佳,但潮热、阴道干涩等不良反应更多。联合治疗安全性尚可,肝损与单药组无差异,但需监测骨密度,补充钙与维生素 D 本研究样本量小、疗程短,缺乏远期数据及卵巢储备功能评估,未来需结合更多指标及靶向治疗探索,以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霞 . 坤泰胶囊联合雌孕激素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性激素 水平的影响 [J]. 罕少疾病杂志,2024,31(12):100- 102.

[2] 张华俊,李蕊,冯玉军 . 孕激素与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糖脂代谢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4,23(8):816- 819.

[3] 陈美红,张晓玲 . 红金消结片联合地诺孕素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观察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23):151-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