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有效实施策略

作者

鲍丽丽

江苏省沭阳县刘集初级中学

摘要 初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不容忽视。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研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此,本文就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与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思维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数学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摆在大多数教师面前的一个重点问题。数学思维主要有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空间想象思维,是数学问题求解的核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多角度地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及完善教学评价来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发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思维。

例如,在“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知识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要求学生用数学软件或者图形计算器画出二次函数图像,从而观察参数的改变对图像形状及位置的影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二次函数图形及有关性质进行直接的感知。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展现自己的探索经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同窗可以提出问题或者阐述不同的观点,并对二次函数的图象进行解析,讨论了它们的开口趋势,对称轴的位置和顶点坐标的性质。在教学完成后设置开放性作业内容需要学生建构二次函数模型来对具体现实问题进行解读,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去,然后在实际运用中促进应用技能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属性”这一概念的学习兴趣,也锻炼其问题解决及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

二、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这种策略来实现,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问题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逻辑思维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利用问题启发式教学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这一方法可谓成效显著,教师需依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具体状况,构思兼具启发性与挑战性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探讨与深度反思,有利于强化其逻辑推理能力。

以“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这一知识点为例,在教授坐标系定位的基础知识过程中,教师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位于某城市的公园,具体位置坐标标示为(2,5),向朋友描述这个公园的位置,是一个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的练习,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须重视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协作探讨以及深入反思总结,面临“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带领学员组成小组深入探究,这一过程中学生会有机会对个人思维路径加以阐述,同时也会参考其他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而促进其逻辑思维技能的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面对问题解决的内心感受并及时给予积极的激励和方向指引,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果有错误,教师不要马上指出来,而是要引导学生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这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鼓励创新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与实践,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能够给学生们提供大量的数学题目以及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与方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创造性表现进行正面评价、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有信心。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问题解决的习惯,进而增强其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勾股定理”作为直角三角形边长计算的基础原理,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师采取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熟练运用该定理,同时培育其创新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得以构筑若干引人入胜的数学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在求解过程中便能自然而然地触及勾股定理,让学生计算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直角边长度,以确定斜边的长度,此类题目既要求学生运用其学识,亦能激发其深入思考。教师具备了规划系列实际操作活动和指导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掌握勾股定理的能力,而学生则需要用硬纸板做出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并且用测量和计算方法,来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这种实际操作过程,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可以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师需要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表现,落实肯定和激励,当遇到需要解决问题时,如果学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者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创意,教师需要立即给予积极的反馈,这一举措会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和完成使命之后的满足,这一举措是为了引起学生喜欢数学,促进他们自我信念的形成,继而推动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数学学科学习。

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数学作为思维塑造的重要阵地,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努力,学生将不断提升思维水平,成为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桑小娜.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策略探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5,(03):169-171.

[2]蔡俊豪.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七个路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5,(01):72-73.

[3]张小勇.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7):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