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及技术分析

作者

李刚

菏泽市河湖流域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山东菏泽 274000

引言: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多项重要功能。从古代的都江堰到现代的三峡工程,水利工程的建设历史悠久且持续发展。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多变的水文环境以及众多的施工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风险较高。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对于保障工程顺利进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都应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建设单位要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中安全费用的足额投入,提供必要的安全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则要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从项目经理到一线施工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项操作流程;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以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施工单位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下设多个安全管理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施工区域的安全监督,每个小组配备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有效地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二)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是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施工单位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对于新入职的员工,要进行全面的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使其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1]。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架子工等,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并且要定期进行复训,以更新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播放安全事故警示片、开展安全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例如,某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定期邀请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二、水利工程建设常用安全技术

(一)施工安全防护技术

施工安全防护技术主要包括个体防护和施工现场防护。个体防护方面,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防护性能,能有效保护头部免受物体打击;安全带在高处作业时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其安全可靠。施工现场防护方面,要设置完善的防护设施,如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在洞口部位设置盖板或防护网,对在建工程的楼梯口、电梯井口等进行防护;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在高处作业时,还应搭建符合安全标准的脚手架,脚手架的材质、搭设方法和验收标准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执行。

(二)施工机械安全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确保施工机械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首先,施工机械在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装置齐全有效。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机械进行维护保养,按照规定的周期更换机油、滤芯等易损件,检查机械的关键部位,如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等,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和性能,严禁违规操作。也要为施工机械设置合理的作业区域,避免与其他施工活动相互干扰,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安全。例如,在某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凝土泵车在作业前,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包括泵送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了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未发生任何机械安全事故。

三、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改进对策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参与方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资金的足额投入。施工单位要树立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单位的违规行为。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管理意识深入人心。

(二)加大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认真落实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日常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跟踪整改情况,确保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安全管理工作的合力,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2]。

(三)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选拔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安全管理岗位。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最新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安全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其职业素养。建立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安全管理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激发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大安全投入

建设单位要按照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确保安全费用专款专用。施工单位要将安全投入纳入工程成本预算,加大对安全防护设施、施工机械维护保养、安全监测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及时更新老化、陈旧的施工机械,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加强对安全费用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安全费用被挪用,确保安全投入真正用于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工程的顺利实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安全管理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持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正果 .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及技术分析 [J]. 水上安全 , 2024(15):79-81.

[2] 杜玉香 .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及技术探讨 [J]. 水上安全 , 2023(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