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游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与实效性的探索
聂贵县
四川省屏山县屏山镇中心学校 四川宜宾 645350
前言:三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处于从具象向抽象过渡的重要时期,如果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会一定程度上制约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难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数学游戏能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合理设计成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实效性的显著提升。
一、数学游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上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讲,注意力还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同时对直观、新颖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数学游戏活动在设计中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将数字、运算符号合理地转化成游戏元素,以此来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1]。
其次,能够进一步强化数学思维培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与深刻印象。如,在“数独填空”等游戏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分披萨”等游戏中学生能够对分数概念产生直观理解,显著提升学习成效。
二、借助数学游戏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与实效性的策略
(一)游戏设计原则
第一,数学游戏要紧紧围绕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来设计,以此来为后续数学课教学能够实现趣味性、知识性的协调统一,全面增加数学课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为教学实效性提升带来一定保障。比如:以“时分秒”为例,在教学中可为学生设计“时间赛跑”这一游戏,通过对钟表指针运动的模拟来强化学生时间换算能力的培养[2]。
第二,设计的数学游戏要做到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讲,竞争、合作意识较强,为了给教学实效性提供保障,可借助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进行数学游戏活动设计。比如,“数学接力赛”“数学侦探破案”等,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小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够得到更好地培养。
第三,做好游戏时长控制。每节课设计的数学游戏,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以免因为游戏时间太长而给教学进度、教学实效性带来影响。
(二)教学实施流程
首先,可通过情境导入的形式来优化教学设计,增加所讲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紧紧围绕教材知识内容来进行游戏情境的合理创设。比如:以“解决问题”这节课为例,就可根据“动物王国运动会”这一背景来将购票、分奖品等数学问题自然引出,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强化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
其次,游戏开展方面,为了保证教学实效性,应围绕游戏类型,带领学生以小组形式或是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开展数学游戏活动。比如:以“数学扑克牌游戏”为例,可组织学生通过抽牌计算二十四点的方式来强化四则运算能力的培养[3]。
最后,结束数学游戏活动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游戏过程及时地进行回顾总结,通过数学知识的有效提炼来促进学习效果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三)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一:数字密码大闯关
这一数学游戏活动主要是围绕“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来设计的。教师可以将不同的数字组成密码锁,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计算相邻数、比较大小过程中破译密码去完成闯关。在参与这类数学游戏过程中,小学生可在完成各种挑战中对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方法做出熟练掌握,课堂整体参与性也可得到显著提升,所学内容、游戏过程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不论是对数学课教学趣味性、实效性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二:面积测量小能手
这一数学游戏活动主要是围绕“面积的认识”这一内容来设计的。在游戏具体开展中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对教室中书本、课桌等物品的面积进行测量,之后再借助方格纸、学具来完成估算与计算等任务。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来将“最佳测量小组”评选出来。通过这一数学游戏环节的设计,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也能够让学生对面积单位产生直观理解,对之后的数学课充满期待,能够全身心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当中,学习实效性相比于传统课堂会有显著提升。
三、数学游戏教学效果评价
首先,针对评价内容来讲,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以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的形式来全面了解全班学生对各类数学游戏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学习积极性发生的变化,为后续教学进度、游戏设计调整提供参考;第二,知识掌握情况。对数学游戏活动开展前后的单元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理解、应用能力的发展情况;第三,对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采取的问题解决策略方法做出细致观察,对学生数学逻辑推理,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情况做出合理评估。
其次,针对评价方式来讲,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在数学游戏活动当中的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合作表现情况做出全面、细致地记录,然后运用课堂表现量化表来实施量化评价;第二,注重成果性评价的有效实施。借助作业、测试卷这一方式来对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理解掌握情况做出检验,然后联系游戏活动中的思维表现去综合打分;第三,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数学游戏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强化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反思能力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引入数学游戏,既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全面激发, 也能够通过多样环节的精心设计来保证教学实效性,让学生们在全身心参与中做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透彻理解与准确把握。为此,在之后的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应从所讲知识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入手来进行游戏活动的精心设计,做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以此来取得理想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亚男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探索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34): 138+140 .
[2] 张艳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观察 ,2020, 9(29): 137-139.
[3] 陈艳 .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及实践策略 [J]. 华夏教师 ,2022, (14): 38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