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思 以“理”导学
刘旭琴
广东省英德市八一希望小学 广东清远 513000
顺“理”而教,以“理”导学,利用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成为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一种崭新视角。老师巧妙借助导学问题引发思考,用讲道理的方式推动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亲自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内含的数学规律,成为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有效性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说理课堂对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带来的影响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启发,要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质疑问难,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推理与验证中分析与解决问题。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说理课堂,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抽象的逻辑关系,可以带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而更好地发现知识间内在逻辑关系。问题驱动的说理教学让学生在发现数学逻辑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综合能力与学科素养的积极发展,掌握了科学规范的学习方法,使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二、以“理”导学体系下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1、以“问”燃趣,“理”性探究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与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关系到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尤为重要,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老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巧妙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来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用问题引发学生接下来的理性思考与自主探究。
以“千克、克、吨”这课教学为例,重量单位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却是初次接触质量单位的概念,老师用“猜猜它用多重”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对重量单位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甄别不同重量单位对应的物体重量。一个大枣的重量是 10 克还是 10 千克? 1 个西瓜的重量是 1 克、1 千克还是 1 吨?1 头大象的重量是 1 克、1 千克还是 1 吨?贴近生活的问题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趣与表达欲,促使学生围绕问题初步对“千克”“克“吨”建立起初步概念,并对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滋生出强烈的推理探究欲,进而在无形中转变了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在老师的启发下用理性思维来探寻数学规律。[1]
2、以“问”引梳,“理”清结构
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经常感觉老师讲解的非常细致,看似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无从下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未能经过独立思考与深入探究,所以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而问题则是引发学生思考的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导学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探究,并通过师生问答方式,在思维碰撞与启发下学生逐渐将抽象的、碎片化的知识内容通过逻辑推理、演绎推理逐渐梳理出知识间内含的逻辑关系,在理清知识结构基础上轻松完成知识迁移,建构起知识体系,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学以致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认识分数”这课教学为例,老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以及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也要能够通过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自主建构起数的知识体系。老师用导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温故而新知中结合整数概念理解分数概念,发现生活中分数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在生活中分享是一种美德,从分享一块橡皮,一颗糖果,一个水果,到分享一个西瓜、一个蛋糕都很常见,整个分享的事物我们通常怎样表述?如果像西瓜、蛋糕这种比较大需要切开分享的,我们应该如何表述?比如吃了2 块西瓜,吃了5 块西瓜,吃了一整个西瓜,这种基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那么表述是否有差异?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学问题引发学生从整数思维向分数思维发展,自主发现分数的存在意义,理解了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通过知识迁移厘清了分数与整数之前隐含的关联,从而建构起数的知识体系。[2]
3、以“问”促学,“理”解本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以理导学”体系中,老师要通过“讲道理”来带动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来探寻数学规律与事物本质,使学生不仅理解数学知识,更牢牢把握事物本质,真正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实现知能合一的学习效果。以“生活中的负数”教学为例,负数与正数相对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本质,发现负数与正数的关系,老师将问题置于生活背景中,引发学生的生活联想与逻辑推理。电梯上行到达2 楼和电梯下行到达2 楼我们分别要如何表述?小明向学校方向走了500 米,发现忘带红领巾了又往家方向走了300 米,遇到小明借到了红领巾,那么小明现在距离学校有多少米?一共走了多少米?为什么小明走的距离和距离学校的距离不一样?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问题启发下自主发现负数的本质,理解了负数的数学概念,让学生在逻辑思维作用下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用问题汲取、启思、促学,用讲道理的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完成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让小学数学在新教学路径中走向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彩金 . 以“问”促思以“理”导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路径 [J]. 读写算 .2025(17):85-87.
[2] 白 群 治 . 核 心 素 养 下 小 学 数 学 说 理 课 堂 教 学 路 径 探 索 [J]. 天 津 教育 .2025(01):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