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制定
李博 李长胜
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巨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通信工程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与日俱增。通信工程施工前期涉及诸多环节,包括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等,每一个环节都潜藏着各种风险。若忽视这些风险,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成本超支、质量不达标等严重后果。因此开展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制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为通信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一、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识别
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识别作为风险评估的基石,要求对影响项目的各类风险因素展开全面且系统的梳理。
从项目所处环境维度考量,自然环境风险是重要一环。在山区开展通信基站建设时,地质状况复杂多变,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犹如隐藏的“定时炸弹”。一旦发生,施工设备与材料极有可能遭受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峻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将面临巨大威胁,这无疑会给项目带来毁灭性打击。而且气候条件对施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暴雨可能使施工现场积水,影响设备安装与线路铺设;暴雪会降低能见度,阻碍施工操作;高温天气则可能使施工人员中暑,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
技术风险在施工前期同样值得高度关注。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若项目所选用的技术方案不够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各种技术难题。比如新研发的技术可能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导致设备频繁故障,影响工程的正常推进。若技术方案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也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在 5G 网络建设中,若对基站设备的兼容性缺乏充分考量,不同设备之间无法正常通信,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试和整改,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管理风险同样关键。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若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就容易出现决策混乱的情况。人员素质不高,可能无法准确理解和执行项目要求,导致工作质量不达标。沟通协调不畅,会使信息传递出现偏差,影响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最终阻碍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风险因素展开量化和定性分析的关键步骤,旨在精准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为后续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在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中,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两种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风险问题拆解为多个层次,构建起清晰的逻辑框架。以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为例,可先将风险因素划分为自然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一级指标,再进一步细分出地质灾害风险、气候风险等二级指标。随后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依据经验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依据打分结果构建判断矩阵。通过一系列数学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权重大小直观反映了各风险因素对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例如若自然环境风险中地质灾害风险的权重较高,就意味着该风险因素对项目的影响较大,需重点关注和防范。
模糊综合评价法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巧妙处理风险因素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评估某通信工程施工前期的技术风险时,先将技术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构建评价集。专家根据各技术风险因素的实际状况进行打分,依据打分情况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得出技术风险的综合评价结果。这一结果综合考虑了各种模糊因素,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技术风险的真实状况。依据此结果,项目管理者可清晰了解技术风险的整体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如加强技术研发、优化技术方案等,以降低技术风险对项目的不利影响。
三、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应对措施制定
针对通信工程施工前期不同的风险因素,需量身定制应对措施,以有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面对自然环境风险,可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在山区开展通信基站建设前,详细的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专业的地质勘探手段,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信息,精准识别地质灾害易发区域,从而主动避开这些高风险地带,实现风险规避。此外为施工人员购买足额的保险也是重要举措。保险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经济上的保障,一旦发生因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将部分风险转移出去,减轻项目方的经济负担。
技术风险方面,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是关键。通信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动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优先选择成熟可靠、经过实践验证的技术,避免采用尚未成熟的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项目实施前,充分的技术论证和试验至关重要。对技术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通过模拟实验、试点应用等方式,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技术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管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优化项目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业务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决策流程,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结束语:
通信工程施工前期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制定是系统综合工作,科学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对能有效降低前期风险,提升项目成功率。通信工程施工企业应重视风险管理,结合项目实际灵活运用方法措施,并不断总结经验以改进水平,适应行业发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未来新技术涌现与项目复杂度提升会使前期风险评估与应对面临更多挑战,需加强理论实践研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杨宽红 . 探析通信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策略 [J].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omputer Science, 2023, 5(6).
2. 黄德新. 浅谈通信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 消费导刊, 2019.
作者简介:
李博(1985.4—)男,吉林省长春市人,本科,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李长胜(1977.6—)男, 本科,吉林省公主岭市人,中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通讯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