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作者

刘蓓玫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市 510000

一、跨学科趋势

在当今教育领域,跨学科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学科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高中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传授,而是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

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与文学、历史、美术、舞蹈等众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跨学科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更广阔的学习视角,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学习中国古典音乐时,结合语文、历史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以及诗词歌赋对音乐创作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通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与色彩之间的关联,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元素的感知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音乐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进行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和表达,这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跨学科音乐项目时,能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此外,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往往侧重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感。而跨学科教学将音乐与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以新颖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流行音乐与数学学科中的函数知识相结合,分析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与函数曲线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将音乐与地理学科相结合,探索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了解音乐文化的同时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促进学科间的协同发展

音乐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利于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能够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需要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这有助于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同时,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音乐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在历史教学中,通过欣赏特定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的氛围,从而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

(-) )音乐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音乐和语文的跨学科融合,最常见的是诗词歌曲。诗词与音乐的结合: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古典诗词本身就是歌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将古典诗词与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演唱、朗诵古典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音乐美。例如,在学习《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以往学过什么古诗是描写送别好友的,接着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带领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播放由该诗词改编的歌曲,让学生对比诗词朗诵和歌曲演唱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加深学生对诗词和音乐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为诗词创作简单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创作兴趣。

文学作品与音乐欣赏:将文学作品与音乐欣赏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氛围。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与音乐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让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文学创作,如撰写音乐故事、诗歌等。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可以介绍贝多芬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音乐所表达的 “扼住命运咽喉” 的抗争精神;欣赏完后,让学生以 “命运” 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将音乐感受转化为文字表达,实现音乐与语文的深度融合 。

音乐与历史学科的融合

以音乐见证历史:音乐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特征和人们的思想情感。而历史反过来也是了解音乐的重要线索。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历史的发展变迁。例如,在学习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一之音乐鉴赏中的“学堂乐歌”时,教师可以结合清末民初的中国经历历史事件以及代表人物的留学经历对歌曲创作的影响,介绍代表作品如沈心工的《男儿第一志气高》。

探究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将音乐学科的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相结合,让学生了解音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规律。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分析音乐风格、乐器使用、音乐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音乐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面临的问题

(⟶) 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许多高中音乐教师在学科知识结构上相对单一,缺乏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在开展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同时,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生硬式”的跨学科,没能将相关联的学科有机融合进去,导致跨学科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学资源有限

跨学科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然而,目前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料。此外,学校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也可能无法满足跨学科教学的需求,如缺乏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限制了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

(≡) 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而跨学科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有的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表现。目前,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积极性。

五、解决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问题的对策

(⟶)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跨学科教学能力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重视高中音乐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教学培训和研讨活动。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跨学科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帮助教师拓宽知识视野,更新教学观念,掌握跨学科教学的技能和策略。同时,鼓励教师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分享跨学科教学经验,共同提高跨学科教学水平。

(二)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学校应加大对音乐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引进相关的教材、教具和多媒体资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制作适合跨学科教学的课件、教案等。此外,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建立跨学科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获取和交流教学资源,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持。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例如,运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教学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改进建议,促进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不断发展。

六、结论

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与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的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科间的协同发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面临着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参与度不高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对高中音乐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