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培智生活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王小燕
重庆市丰都县特殊教育学校 重庆丰都 408201
重庆丰都 408201
引言:
特殊教育领域中,培智生活语文教学具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它绝非单纯的语言知识传递,而是打开智力障碍学生认识世界,沟通交流以及适应生活这扇门的钥匙。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发展,跨学科教学渐渐变成特殊教育领域里大家关注的焦点。跨学科教学冲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培智学生带来了丰富、生动并且更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体验。
一、加强教师跨学科培训以提升学科融合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的深度以及教学理念是否先进,都影响学生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提升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跨学科教学培训就是这一理念的实践。培训以生活语文课程为主,梳理美术、音乐、数学等学科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点。
如美术中的色彩感知与文字描写相辅相成,音乐的节奏韵律能辅助语感培养,数学的数量逻辑则有助于文本理解。教师在培训时,采取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邀请专家讲解跨学科教学理论,安排教师现场观摩、研讨案例,培训结束之后,语文教师在讲解《秋天》时把所学应用到课堂上,她先放秋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用美术课学到的色彩知识来描述画面。然后,播放轻柔的音乐,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最后,借助数学里的计数方法,让学生统计文中描写秋天景物的数量。这种跨学科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多个角度体会课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1]。
二、多方整合资源以丰富跨学科教学素材
通过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整合,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特殊教育领域,跨学科教学需要各种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具等传统教学资源外,还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校内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等。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探寻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采用多种办法充实跨学科教学素材,学校加大与周边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机构的合作力度,形成起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时安排学生前往这些地方参观学习,把参观时看到的事情融入生活语文教学之中。参观科技馆“奇妙的声音”展区之后,老师引导学生用语文讲述自己听见的各种声音,以及对声音现象的观察和感受,使学生在真实情境里学习语文知识,而且拓展科学视野,学校推动教师自行开发跨学科教学资源。教师联系音乐学科,制作出一系列有创意的生活语文学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简单好记的儿歌,儿歌内容涉及生活里的常见事物或者语文知识点。
三、多元化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组合,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能发展水平 [2]。
教师在进行有关“我的家庭”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之后,采用多元化的跨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在语文知识方面,考察学生对描述家庭成员词汇的掌握情况,能否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称呼,能否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在美术技能方面,看学生如何用绘画来表现家庭结构,画面上的布局、色彩的运用等。在语言表达方面,观察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家庭情况时的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是否充满感情。在合作能力方面,看学生在小组活动里和同伴们交流、分享关于家庭的故事的情况。在创新思维方面,看学生能否以特别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家庭。
结束语:
特殊教育培智生活语文的跨学科教学是一场复杂而艰难的战斗,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性。正视并解决目前教学中学科融合意识淡薄、教学资源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积极落实强化教师培训、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等有效措施,为培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丰富、多元、高效的培智生活语文跨学科教学环境。这样做有益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语文综合素养及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塑造他们的综合思维,革新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给他们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独自生活形成稳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汪冬梅 . 特殊教育中生活语文教学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J]. 成长 ,2024(7):145-147.
[2] 王建果 . 特殊教育生活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研究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8):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