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管网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王志仁
冷水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湖南省冷水江市 42290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燃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日益广泛,燃气管网规模不断扩展,系统复杂性持续提升,运维管理压力显著增强。城市燃气系统作为高风险基础设施,其运行安全已成为城市运行治理的重要议题。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暴露出当前风险识别能力不足、预警响应机制不完善、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传统以事后应对为主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需求,亟需构建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系统化管理模式。本文立足燃气管网实际运行特征,从风险源解析、评估方法优化与制度体系建设三方面入手,探讨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可操作的安全管理体系路径,提升燃气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1 城镇燃气管网风险特征与成因分析
城镇燃气管网风险呈现多源性、耦合性和滞后性等显著特征。多源性主要表现为风险来源广泛,涉及管材老化、管线腐蚀、外部破坏、施工扰动、气源波动等多个方面,任一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引发事故。耦合性体现在系统运行中各部件相互依赖,单一风险事件易通过系统链条形成连锁反应,造成局部故障向系统性风险演变。滞后性则表现为部分隐患具有潜伏期,难以通过常规巡检及时发现,需依靠专业技术手段加强监测。管网风险的成因复杂,既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如第三方施工、地质沉降、气候条件剧变,也有内部管理存在短板,如检测频次不足、信息化水平滞后、制度执行不严等。因而对风险成因的系统性识别是实施有效评估与管理的基础。
2 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构建
燃气管网风险评估需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工况开展定性与定量分析。首先应构建涵盖管道寿命、埋深、周边环境、运行压力、故障历史、运维质量等要素的风险因子体系,基于各因子的权重和风险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分,划分风险等级。在评估方法选择上,常用的有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等,通过模型分析可有效识别高风险区域和关键节点。其次,应引入动态风险评估理念,结合GIS 空间信息系统、在线监测装置和历史运行数据,实时掌握风险指标的变化趋势,实现风险状态的动态调整。在数据处理上,应构建燃气运行数据库与风险信息平台,实现风险信息的集中归档与多维度分析,以提高评估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管网改造、巡检排查与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撑。
3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策略研究
3.1 安全制度与标准体系的系统构建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体系应以制度化为核心,构建科学严谨、结构清晰的规章制度体系。首先,应制定覆盖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应急等各环节的标准化制度,统一安全管理要求,形成全流程闭环控制机制。燃气企业应完善岗位操作规程、检修标准与应急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概率。其次,需推动行业标准更新,提升设计与材料选型的安全冗余,防止因管材老化或工艺落后引发故障。标准制定应注重技术适配性与前瞻性,鼓励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对制度内容进行动态修订,提升制度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在执行方面,应建立分级监管与问责机制,对高风险区域加密巡检频次,并通过第三方审查强化外部监督,实现制度落地与效果闭环,提升制度执行力与管控效能。
3.2 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融合提升
燃气管网运行的安全管理应高度依赖技术支撑,特别是在预警监测与应急响应方面的能力建设。应部署以管网压力监测、气体浓度检测、泄漏定位、流量变化识别等功能为核心的智能化监测装置,实现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通过构建数据融合平台,整合各类监测数据,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快速识别与故障趋势预测。在应急响应方面,应完善调度系统与联动机制,实现报警后多部门协同处置,缩短响应时间。此外,可建立虚拟仿真平台开展故障演练,提高运维人员风险处置能力与应变意识。在技术选型上,应注重设备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保证监测体系长期可靠运行,为安全管理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通过管理技术一体化推进,可有效提高燃气系统的本质安全水平。
3.3 多主体协同机制的完善与监管体系优化
城镇燃气安全管理不仅是企业内部事务,还需多方协作共同参与。地方政府应完善燃气行业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分工,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机制。对企业而言,应增强安全投入意识,加大对设备更新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投资,提升安全基础能力。社区层面可通过设立安全联络员、定期宣传培训、用户用气行为引导等方式,增强居民对燃气安全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在监管层面,应健全燃气安全执法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设立公开通报机制,倒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同时,应建设燃气安全评价与信用管理平台,对企业安全行为实施等级管理与激励惩戒,形成以信用为导向的长效监管格局。
结语
城镇燃气管网安全事关公共安全与民生保障,其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是实现本质安全的根本途径。本文从风险特征入手,系统分析了管网风险成因,构建了评估技术体系与管理机制模型,提出了以标准化制度、智能化手段和多元协同为支撑的安全体系优化路径。在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应以风险预控为理念,构建全过程、全要素、全主体参与的管理体系,持续夯实基础、强化监测、提升响应,推动城镇燃气行业向安全、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稳定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 建 国 , 高 远 . 城 市 燃 气 管 网 安 全 运 行 关 键 技 术 研 究 [J]. 城 建 科技 ,2023,39(4):102-107.
[2] 程伟东 , 赵一鸣 . 燃气管道风险评估方法与管理体系探讨 [J]. 能源与环境 ,2024,42(1):56-61.
[3] 许凯峰 , 罗志宏 . 基于分级分类的城市燃气隐患治理策略研究 [J]. 城市安全 ,2023,15(3):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