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物理诱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
阿能达
引言:玉米是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北方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化学防治模式带来环境污染、农残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转型升级。绿色防控理念的提出为玉米病虫害防治指明了方向,其中物理诱控技术以其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势备受关注,该技术通过光、色、性等多种诱因,干扰害虫取食、交配等关键生活史,从而达到控害目的。与化学防治相比,物理诱控更加安全、长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1 北方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物理诱控技术的创新策略
1.1 多技术协同防控
面对北方玉米种植过程中多种病虫害并发的复杂局面,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技术协同方式,形成系统解决方案[1]。比如玉米螟是危害北方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技术人员可结合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灯诱 + 性诱”组合技术来进行防治。具体而言,在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布设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特定波长光源对成虫产生趋向性,同时安放性诱剂,释放类似雌蛾性信息素的气味,诱使雄蛾飞来,落入诱捕器中。两种技术配合使用,可显著提高玉米螟防控效率。另外,黏虫是北方夏玉米的常见害虫,取食叶片,造成缺刻。技术人员可将“食诱 + 生物防治”策略应用于黏虫防控,在食诱剂中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防微生物制剂,利用气味诱集幼虫,诱虫取食并感染苏云金芽孢杆菌,最终病死,实现诱杀与生防的双重作用。
1.2 采用新型材料与设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与设备的应用为物理诱控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就新型材料而言,纳米涂层诱捕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传统诱捕器易受环境影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纳米涂层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能有效减少灰尘、杂质在诱捕器表面的吸附,延长诱芯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并且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可大幅提升诱芯的缓释性能,增强诱捕效果 [2]。就新型物理防控设备而言,太阳能杀虫灯集成光伏电池板,白天吸收太阳能为电池充电,夜间自动启动灯管,实现供电自给自足。并且太阳能杀虫灯还可以搭载光控、时控、雨控等多种传感器,根据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减少人工操作,降低能源消耗。
1.3 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
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物理诱控提供了全新视角,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实现精准防控、智慧决策。技术人员可开发“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APP”,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覆盖监测预警、远程诊断、施策指导等环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3]。例如,在玉米田间布设诱捕器,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实时采集诱捕数据,结合气象信息、卫星遥感影像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玉米病虫害发生预警模型,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引导农户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并且该平台可嵌入专家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区域特点,智能生成最佳防治方案,做到“一机在手,精准防控”。
2 技术推广应用路径
2.1 强化政策支持与示范引领
就技术推广而言,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物理诱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例如,设立绿色防控专项补贴,对采用物理诱控技术的种植户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补贴标准可结合防控面积、减药减量等指标综合考虑,如每亩给予 50-100 元奖励。与此同时,政府还可牵头建设百亩级物理诱控示范基地,集中展示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纳米涂层诱捕器等新型设施设备,配套病虫测报、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并组织现场观摩、技术培训,发挥典型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2.2 建设专业化服务体系
物理诱控设备种类繁多,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亟须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农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技术服务。这支队伍要具备扎实的物理诱控理论基础,熟悉各类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能够根据田间实际情况,为农户量身定制最优防控方案。从前期的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到后期的数据采集、分析利用,再到病虫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指导,服务团队要全程参与,为种植户提供“交钥匙”工程,真正实现物理诱控技术的无缝对接、高效运用。并且农技推广部门还要持续开展“技术员包村”行动,充实基层植保力量。建议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 名植保技术员,开展物理诱控技术培训指导,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3 提升农户认知
农户是物理诱控技术推广应用的主体,提升农户对该技术的认知水平至关重要。一方面,农技人员可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制作趣味视频、现场直播等形式,直观展示物理诱控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效果,吸引农户关注。在视频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太阳能杀虫灯的安装要点、频振式杀虫灯的最佳布设时期、性诱剂的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加深农户对物理诱控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植保部门可牵头编制《北方玉米绿色防控技术手册》,系统介绍物理诱控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实用效果等,并辅以大量图文案例,提高易读性。技术手册编印完成后,可通过农资店、供销社、农机合作社等渠道免费发放给农户,方便随时查阅学习,帮助农户尽快掌握物理诱控实用技术,提高科学防控能力。
结语:总体而言,物理诱控技术乃是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突破口。北方玉米病虫害防控可以采取多技术协同、新型装备研发、数字化平台构建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物理诱控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借由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加强物理诱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户技术培训,多管齐下推进成果转化。如此,方能加快物理诱控技术在北方玉米产区的落地生根,为玉米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卢景军 .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J]. 种子科技 ,2025,43(06):139-141+144.
[2] 王成英 . 绿色防控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J]. 河北农机 ,2024,(05):109-111.
[3] 陶 艳 梅 . 玉 米 病 虫 害 绿 色 防 控 技 术 研 究 [J]. 种 子 科技 ,2021,39(2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