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推进沧州全民国防教育实施研究总结报告
丁文锋
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背景:在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愈发凸显,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202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在此大背景下,我们立足于分析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为进一步把全民国防教育向社会面推广和普及奠定基础。进一步查找当前沧州地区的国防教育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和不足。为沧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
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国防教育作为全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成功耕织于高校教育体系的建设历程之中。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开展国防教育的优势,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把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高校在国防教育的开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和相对比较健全的教育体系和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国防意识,成为心系国防,掌握丰富国防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国防建设的新时代有用人才。
研究方法:本课题实行思辩性研究与实践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研究,实行抽样采样进行多元比较。在全民国防教育深度开展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全面揭示沧州高校国防教育的真实状况,进而为沧州市全民国防教育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通过对沧州地区高校的深入调研,我们感受到了学生们对国防教育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参与,各高校在军源后备力量培养、国防教育形式的开展上成果显著。我们前期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政策文件、教学大纲、教材等,以便对沧州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数据分析环节,我们运用了数理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沧州高校国防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在学生国防意识的提升,还是在军事技能的掌握上,都表现出了积极的趋势。
意义价值:通过本研究,我们不仅揭示了沧州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更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这些研究成果将为沧州乃至其他地方的国防教育事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沧州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与更多的同仁共同交流、探讨和进步,共同为沧州市乃至国家的国防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也希望广大民众能够通过本研究,更加深入地了解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国防教育的实践中来,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为沧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全面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存在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安全环境,高校国防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亟待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从课程的设置看,沧州高校均将国防教育均融入必修课程体系,但缺少线上线下课程的有效串联和衔接,线上课程建设明显不足。线上课程实施和监管需进一步提高。
在资源配置和投入上,沧州高校在国防教育的投入上或因经费紧张,或因理念落后,显得相对不足。这些学校在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国防教育在高校的整体发展。如何平衡资源的投入,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国防教育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大难题。
传统的国防教育课程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已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无法满足他们对实用技能的需求。使部分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游戏、手机电子设备成为学习的障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国防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将是高校国防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创新国防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各高校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上明显存在不足。
沧州地区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教师都是非专业教师,都是其他专业转化过来的,部分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如何将国防意识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教育中,把国防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仍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部分高校在国防教育的宣传上尚不完美,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丰富多彩的军事实践课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组织活动内容仍不能达到全民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
应对策略:为了持续的推进沧州全民国防教育的全面实施,就需要积极的采取相应的策略,不断的化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沧州全民国防教育。
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根据国际军事的形式以及当前沧州的实际情况,及时对沧州全民国防教育理论教学内容进行更新,适当的增加有关当地国防建设、周边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方式选择上,则应打破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持续性的增加国防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像案例教学法、专题研讨教学法等。像增加对沧州沿海地区安全环境以及形势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军事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对军事训练方式的创新,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像模拟军事演练等,以此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军事训练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线上全面国防教育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便利条件。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其一需加强对沧州全民国防教育师资结构的优化,大力的引进优质的专业国防教育教师,不断的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并从在国防教育领域有着深入研究人员中以及具有军事背景的教师中选拔出优质的人才兼职全民国防教育的教师,以此组建一支专业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其二加大对国防教育教师的培训,通过师资培训体系的完善构建,定期的对现有教师进行国防教育培训,并不定期的组织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同时鼓励教师在业余时间不短的深入研习国防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水平。
在提高学生参与度方面,教师在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过程中,需保证教育活动的多样性。除了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理论教学活动和军事训练活动以外,还可借助国防教育社团、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的建立,在丰富国防教育形式的同时,加大对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国防教育中。教师还可利用制作军事模型、国防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以此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还需加强对国防教育考核评价机制的完善,除了需重视学生对国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外,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国防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国防意识的强化,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
在国防教育资源方面,可通过高校和地方政府、相关企业以及社区等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高校可以向整体社会群众开放军事教学设施,为其提供进行自主军事训练的条件,同时开放图书馆,以供社会群众查阅有关军事方面的资料。高校还可不定期的邀请退役军人、地方军事专家等到高校为整体教师与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实现资源优势的互相补充。
研究展望:课程设置开展和实施上面,究竟该如何进一步统一和规范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研究实施。又如何确保每一所学校都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有深度的国防教育?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沧州的高校,也是全国范围内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