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及应用
陈蓓蓓
南通理工学院
1.1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点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技术手段,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去中心化的显著特征,每一个接入网络的个体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节点,信息不再是单一地从权威媒体流向受众,而是在多元主体之间交互流动。碎片化是其另一大特点,信息被分割成短小、精炼的内容,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极为突出,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即时互动,受众的反馈能够迅速影响信息的传播路径和内容走向。
2.1 网络意见领袖(OnlineOpinionLeader,OOL)在高校舆论场中的影响 6.2 激励机制
网络意见领袖(OnlineOpinionLeader,OOL)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凭借自身专业知识、独特见解、较高社会地位或良好的个人魅力等因素,吸引大量粉丝关注,并能够对粉丝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网络意见领袖通常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其言论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和信任;具备良好的传播力,能够迅速且广泛地传播信息;还拥有显著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方向。在民办高校中,网络意见领袖的言论可能对学校内部的口碑、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整体的校园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3.1 民办高校在舆论引导中的独特挑战
在当今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呈现出快速变迁的显著特征。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在高校环境中,一个简单的话题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关注与讨论,舆论的走向瞬息万变。这种舆论场的快速变迁,给高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媒体挑战。一方面,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使得高校面临的舆情压力增大。一些不实信息可能在网络上迅速扩散,造成学生误解和社会恐慌,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难以适应新媒体的快速节奏,在面对突发舆情时,反应迟缓、处理不当等问题凸显,严重影响高校的形象与公信力。
4.1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干部的角色与职能
传统学生干部的职能主要围绕校园管理展开,包括协助学校制定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校园秩序;同时积极投身活动组织工作,策划并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干部的职能发生显著转变。随着新媒体在校园中的普及,学生干部需要承担起舆论引导的重任。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正面、积极的信息,对校园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各类事件,避免不良舆论的扩散。此外,学生干部还需注重品牌塑造,在新媒体领域通过展示学校的特色文化、优秀师生事迹、精彩活动等内容,塑造学校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1 学生干部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价值
首先,学生干部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能够促进校内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学生干部更了解同学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他们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向学生们及时、准确地传达学校的政策、通知等重要信息,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曲解。同时,学生干部也能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层,形成双向沟通的良好机制。
其次,学生干部可以维护校园稳定,引导舆论方向。在遇到校园突发事件或负面舆论时,学生干部凭借其亲和力和在学生中的信任基础,能够第一时间发声,澄清事实,缓解学生情绪,避免负面舆论的进一步扩散,为校园稳定保驾护航。
最后,学生干部传播正能量,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他们通过在网络上分享学校的优秀传统、师生的感人事迹等内容,展现学校的良好风貌,吸引更多人关注学校的发展,进而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 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机制
6.1 选拔机制
(1)评估学生干部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
在选拔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时,对学生干部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的评估是首要环节。媒介素养包含了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理解、评估和运用能力。学校可以设计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例如通过知识测试了解学生对新媒体传播规律、信息真实性鉴别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利用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制作新媒体作品(如制作短视频、撰写网络文案)的能力,以评估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潜力。
同时,传播能力也是重要的考量维度,包括语言表达、信息整合以及与受众互动的能力。可以通过模拟网络场景,如线上辩论、话题讨论等形式,观察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和观点表达能力,筛选出具备良好传播素养的候选人。
(2)设立舆论引导专项岗位
民办高校可以为学生干部设立专门的舆论引导岗位。这些岗位由具备较强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对舆论引导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干部担任。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负责监测校园网络舆情,收集和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意见倾向。
舆论引导岗位的学生干部还需定期开展舆论环境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此外,他们还要参与学校官方在新媒体平台的发言策划和发布工作,通过精准的文案撰写和发布时机选择,引导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设立奖学金与荣誉体系
设立针对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的奖学金与荣誉体系,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奖学金可以设立不同等级,根据学生干部在网络意见领袖岗位上的工作绩效,如舆情引导效果、新媒体作品的影响力、对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的贡献等进行评定。
(2)给予实践机会,提高职业竞争力
为学生干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例如,推荐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的各种项目管理、对外交流活动等,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领导和组织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干部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对于民办高校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更能为高校在引导校内舆论、维护校园稳定、传播学校正能量以及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他们能够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及时沟通信息,化解矛盾,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再者,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成功培养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的关键。选拔具备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的学生干部,设立专项岗位,为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通过系统的培训策略,包括网络传播能力培训、危机公关与舆情管理课程以及校企合作等,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激励机制的设计,如奖学金、荣誉体系和实践机会的给予,能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在校园文化建设、舆论引导和高校品牌传播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他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活动、传播正能量,助力校园文化繁荣;通过监测与分析舆情、回应负面舆论,营造积极舆论环境;借助新媒体和构建传播矩阵,提升高校品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2019:35.
[2] 陈静 , 梁碧雯 . 新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问题与 对策研究 [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42:121-128.
[3] 秦晴 .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网络素养的培育路径——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 [J]. 教育观察 ,2021,10:10-12.
[4] 赵鹏 . 自媒体时代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策略研究 [J]. 传媒论坛 ,2020,3:168-169.
[5] 毛宇锋 .“沉默的螺旋”理论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9:75-78.
基金资助: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语境下民办高校学生干部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及应用”(项目编号:2023SJSZ0970)
作者简介:陈蓓蓓(1986-),女,汉族,江苏海安人,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