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双线融合教学实践路径

作者

谢书铭 王颜

赣县区南塘中心小学 江西赣县 341103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以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再适合信息化背景下的现有教育。本文强调适应这种数字化演变的重要性,突出了技术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数字素养方面的益处。本文的讨论重点是让学生做好准备,迎接与技术深度交织的未来,强调教育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以满足数字时代不断变化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双线融合;教学实践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这种转变主要是由数字工具和资源的整合推动的,它们正在重新定义数学概念的教与学。信息技术带来了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性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模拟和动手操作的数字活动来探索数学思想。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育软件和在线平台的使用有利于个性化学习,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指导。这些数字工具提供的实时数据和反馈也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表现。归根结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为学生将来掌握数字素养和分析技能做好了准备。

1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整体学习水平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以讲为核心,进行统一引导。对于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理解数学非常艰难。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是通过数据分析、统计,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课程内容设计。其不论是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是教学理念,都是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为根本展开的教学引导,更加契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它的落实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2有利于实现精细化管理

就教育本身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的兴趣、学习的能力、接受的态度,也因家庭和生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应改进教育管理,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并且在信息化背景下使用信息教学方法,设计出精确的教学方案,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为准确的教学指导,进一步最大限度地缩小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其共同进步的目标。

1.3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们通常都只一味的使用PPT演示方法进行教学,致使课堂教学一直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活力,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但如果将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抽象的数学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处理,从而提供学生视觉以及感官上的感受,通过有趣的演示,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4促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本身的职业发展是现如今每个教师都关心的问题。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播信息化手段的措施,可以是教师们在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而达到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情况由很大的帮助,还对教师的自我发展有着极为显著的提升。

2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双线融合教学策略

2.1建立有效的融合模式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也就是根据教学资料和自身知识储备解决问题。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渠道和知识、资料查询渠道,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查询学习资料,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探究中找寻问题解决办法。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对接下来的数学学科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让学生对自己本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与汇报。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效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学生的个人总结以及成绩中。让学生开展自主汇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自信心。因此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汇总,要求学生以客观、公正、公平的态度进行汇报。若学生的汇报结果与最终成绩展示非常接近,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语言鼓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众所周知想要把一门学科学好学透,光靠课堂上的内容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巩固复习,所以老师每次在本节课结束以后们都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和预习作业,学生们在课堂上嘴上也都答应老师们回家会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实际上回到家中一见到手机、平板、动画片等吸引自己的东西就把课堂上答应老师的事情全都抛到脑后去了,甚至有的学生觉得把书胡乱的看一遍就是预习了。与其说是他们不想预习不如说学生们压根就不会预习,这时就需要老师着手去教学生,从学生的预习模式为切入点。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引导学生,每次在学生上课的前一天做一个预习课件或者介绍下节课所学课程内容的视频发到班级群里,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让提前一天晚上在群里发送预习视频让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本节课的难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就为老师对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

2.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并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实际上,大多数小学生都无法在数学课堂上实现完美的学习,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提高课堂质效的关键。为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自身组织的课堂,并通过客观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并在现代教学器材的帮助下实现课堂的信息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数学问题,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日常可以接触的情景,学生会更加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实现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课堂的提质增效。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开展情景教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情境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和直观,满足小学生认知事物的需求,使其变得更加富有热情。

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当下需要教师解决的是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与优势。教师需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使用恰当的策略与方法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上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数学课程学习,使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实现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及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小丽.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导刊, 2023(24):126-128.

[2]谢永莱.智慧融入,让数学课堂灵动起来——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8):81-82.

[3]黄心群.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文库,2024(22):187-190.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江西省赣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双线融合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4-6z-1195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