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代程 

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二小学 610400

摘要:在教育日益革新和发展的今天,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它跳出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范围,着力于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一块基石,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关键的启蒙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小学体育课堂实际,从多方面入手探究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有效策略,为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加大改革的力度,随之而来的是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进而完善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理念,着重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核心素养主要着眼点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究和摸索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改革策略。

一、构建渐进式训练体系,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小学体育教学要想切实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渐进式训练体系的建立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在准确评价学生身体素质,运动基础等因素的帮助下,发掘出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和手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由简单动作向复杂技能转化,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突破自我、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1]。

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基本球感开始。篮球课中,教师带着学生做简单原地拍球,让他们体会篮球的弹性和韵律,并初步把握拍球的强度和次数。然后,进行行进间运球演练,教师演示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步伐配合,带领学生边走边运,逐步提高运球熟练度和稳定性。然后,介绍传球练习,首先是双手胸前近距离传球,使学生感受传球发力点和传球方向控制。并以此为基础加大传球距离与难度,例如行进间单手肩上传球等。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运球和传球技能之后,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篮球游戏,例如“运球接力”和“传球投篮的游戏”,将所学的技能整合到游戏的情境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技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多地进行辅导和实践,促使其循序渐进地紧跟教学进度;针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又提出了加快运球速度和提高传球准确性的要求,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成长需要,真正达到渐进式训练体系下有效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二、推行健康知识微课堂,培育学生健康行为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碎片化时间的帮助下发掘和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知识,并通过实施健康知识微课堂把健康理念和行为习惯纳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用短暂的课堂时间如课前预习、课下总结等,向学生传授实用的健康知识,并指导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变成实际行动,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2]。

例如:对于健康知识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合理饮食,身体健康”来进行教学。微课堂伊始,教师通过出示一些食物图片来指导学生辨认谷类,蔬菜类,肉类和奶类的不同食物。然后,解释了各种食物在身体发育过程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例如谷类供给能量、蔬菜中丰富的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然后,教师用简单明了的图表向学生们介绍一日三餐中合理的膳食搭配,比如早餐应该有营养,含有谷类,蛋类和奶类;午餐应荤素搭配、确保蛋白质、维生素充足;晚餐宜适度清淡。为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并练习,教师布置了作业,并请学生在回家之后和父母共同制订了一个星期的家庭配方,并要求配方必须遵循营养均衡原则。随后上课请学生们分享各自拟定的食谱和相互点评。与此同时,教师还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家庭的饮食习惯、指出其中不合理之处、并给出改进意见。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健康饮食小调查等”,使学生们对学校附近小吃摊的食品卫生状况、营养价值等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刻领会健康饮食的意义,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并形成合理饮食这一健康行为表现。

三、组织体育品德主题赛,塑造学生体育品德

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借助于体育活动所特有的教育价值来发掘其所包含的品德教育要素,从而塑造出学生优秀的体育品德。体育品德主题赛可以把品德教育寓于竞赛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实际体验的方式感受并实践体育品德的教育。从课堂实际情况来看,体育常规教学虽然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但是对品德培养却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3]。而主题赛的举办,可以创设具体情景,引领学生在竞争,合作和挫折中,形成顽强,团结和尊重的体育品德,从而为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就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举办“障碍接力挑战赛等”的主题赛。游戏中设置了跳绳区,平衡木区和攀爬区的诸多障碍关卡。比赛前,教师对比赛规则进行了详细地讲解,突出了公平竞争,团队协作和尊重对手等重要内容。竞赛期间,教师密切注意学生们的成绩。当某组一学生在攀爬区有困难、进度缓慢而影响了团队速度后,同一组其他学生并不怨天尤人,反而鼓励他,他们为他加油打气,指导他改变策略,最后成功地完成了攀爬任务。表现为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每队赛后,不论表现好坏,学生之间均可相互拍手称快,表现出尊重对手的优秀品质。纵观大赛期间,教师适时地加以指导,肯定并赞扬了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体育品德行为,并针对个别表现出急躁易怒,不守规矩的现象,给予了及时的教育与矫正。通过这类体育品德主题赛活动,让学生在切身感受中逐步认识和实践体育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结语

核心素养作为现阶段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小学体育之中,通过革新理论课,革新课程内容资源与练习模式等,将小学体育整体教学理念与模式进行革新,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出适合学生学习与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莉.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课堂教学策略[J].家长,2024,(17):13-15.

[2]李洪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五)济南市长清区第二实验小学;2024:4.

[3]徐侃.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界,2023,(3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