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
张倩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御锦城小学 710038
前言: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创新教学方法,最近几年在小学的语文课堂里慢慢被重视起来。它着重以学生当作中心,借着实际的项目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培育他们的综合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方面,常常着重知识的传授跟记忆,然而项目式学习却提倡经过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头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本领、合作本领还有解决问题的本领。这篇文章目的是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办法,希望能给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引,帮他们更好地开展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立足教材内容,确定贴合学情的项目主题
项目式学习其核心被界定为“以项目驱动学习”这一概念,而主题的恰当选择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情境之下,项目主题应当紧密围绕教材并契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水平。教学过程可以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教材当中的“可延伸点”加以挖掘,就像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传统文化”单元,其中包含诸如《元日》《清明》这类古诗以及《纸的发明》等课文,基于此可设计“探寻身边传统文化”这样的项目,同时结合课文的学习与生活实践。首先需引导学生从课文当中提取相关线索,诸如“古诗写了哪些传统节日习俗”以及“纸的发明对文化传承有何作用”,之后再将其延伸至生活层面,例如思考“家乡有哪些传统习俗”以及“除纸外还有哪些传统物品承载文化”等问题。
主题定好以后,得把它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避免太宽泛。就例如把“传统文化”这个项目,拆分成三个小任务:“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找长辈问问,把习俗记下来)、“做传统手工艺品”(学怎么折剪纸、编中国结)、“开文化故事分享会”(用图和文字一起的办法,讲讲自己的发现)。每个任务都和语文能力训练有关:调查得做记录(这就是写作)、制作需要把步骤说清楚(这就是表达)、分享得把语言组织好(这就是口语交际)。
二、搭建活动支架,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项目过程
鉴于小学生所具备的自主探究能力处于相对有限的范畴之内,因而项目式学习迫切需要借助“支架式设计”这种方式来对其难度予以降低,旨在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之下逐步实现深入学习,其中支架需全程贯穿于整个活动,从关乎学生具体行动指引的任务分工一直到问题解决等诸多环节,而在任务分工这一阶段,不妨设计一种名为“角色卡”的辅助工具,其目的在于助力学生清晰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例如在针对四年级所开展的“课本剧表演”这一项目当中,学生被划分为“编剧组”“表演组”“道具组”以及“宣传组”等不同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分别发放相应的任务卡,对于编剧组而言,任务卡上注明“需将课文对话改写成为剧本并且添加动作提示”。表演组则是“要练习语气表情从而体会人物心情”。道具组被要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场景道具同时写制作步骤”。宣传组则需“设计海报并且用一句话介绍剧情”,这种角色卡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有人忙有人闲”的不合理状况,进而让学生能够寻找到与其自身相适合的任务。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评价并非仅仅将目光局限于“结果究竟是好还是坏”这一单一维度,而应当全方位去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的参与程度、进步所呈现出的幅度以及语文能力得以提升的具体状况。多元评价这种方式,可使得学生体会到“自身的努力被清晰看见”,同时还能够助力教师依据相关反馈去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评价主体所采用的乃是“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 + 小组之间展开相互评价 + 教师予以针对性点评”这样一种相互结合的方式。就像在“班级故事集”这一项目里,学生对自己评价时考量的是“故事之中是否运用了比喻句”,小组相互评价时借助“优点贴”诸如“插图与故事是否搭配得当”“故事开头是否足够吸引人”,而教师在进行点评时重点侧重于过程方面,例如“从起初完全不会书写对话直至能够写出具备不同语气的对话,进步幅度相当大”“在小组分工过程中主动去帮助同学,合作精神值得称赞”。
评价内容要考量学生的情况,包含“语文能力”以及“项目素养”这两者,其中语文能力具体涵盖像“知识运用”还有“表达清晰”等多种表现,而项目素养同样也涉及到诸如“参与讨论”与“解决困难”之类的内容。此外,存在一个被叫做“评价表”的事物,它含有“任务完成度”“语文运用”“合作表现”以及“创新想法”这样四个维度,并且各维度是通过采用“星星”来标注等级,同时还设有一个被用来记录学生成长变化的“进步记录栏”。
总结:未来,由于教育理念持续不断地更新,以及教学实践一步一步地深入推进,项目式学习于小学语文课堂之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多机遇和挑战。人们殷切期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深入探索并大胆创新,从而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助力学生们在语文学习这一领域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王林发 . 基于“项目学习”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内涵、实践与反思[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6(08):124-127.
[2] 刘洪凤,胡长德 .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
[3] 张绪忠 . 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校本研修的几点思考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1.
[4] 温儒敏 .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J]. 小学语文教与学,2019(12):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6] 田恬 . 名字里的大名堂——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项目化教学初探[J]. 天津教育,2020,(3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