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举重教学实施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杜永江

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 重庆  404047

前言:

体教融合着重强调的是要重视教育、体育协同发展,以此来将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出来。作为一项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举重教学活动的组织,既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好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力、专注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优化初中举重教学活动设计,既可以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成长需求,也能够让学生对之后的体育运动产生浓厚兴趣,顺利落实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

一、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举重教学实施方案的构建

(一)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将带领学生对举重运动的起源、发展历史、基本规则与裁判方法做出深入了解。熟练掌握举重基本技术动作,可以准确使用举重器材来进行练习、训练视为主要目标。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要通过参与各类举重教学活动来强化学生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还有强化身体协调性、力量素质培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能力、竞争意识视为重要目标[1]。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除了激发学生对举重运动的兴趣和热爱,还要让学生在平时的训练、练习中形成敢于挑战自我、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获得更强的成就感、增加自信心,逐渐形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基础理论知识上,可将举重运动的历史、文化、比赛规则,还有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介绍给学生,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举重运动。

在基本技术动作上,要将抓举、挺举的基本技术动作的教授视为重点,其中涉及到预备姿势、提铃、发力、上挺等环节。在教学指导中要保证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通过分解、示范教学等不同方式来让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熟练掌握。

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上,可围绕举重运动特点,组织更适合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如,耐力与速度训练、力量训练,以及协调性训练等等。其中,力量训练可通过杠铃深蹲、卧推、硬拉等方面的练习来取得理想成果;速度训练可通过快速提铃、短距离冲刺等不同方式来完成;耐力训练可通过跳绳、长跑这些项目来实现逐步提升等等[2]。

在实战和竞赛体验上,可围绕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定期参与校内的举重比赛、对抗赛,让学生拥有更多在实战中学习积累各类技术的机会,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方法,实现比赛能力的逐步提升。再有就是平时的校外举重赛事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增加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比如:本校就曾组织学生参加全国 U 系列举重竞赛,吴继红在这类全国赛连夺三冠,这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成长,对其他同学也有很大的激励,对之后学校举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第一,情景教学法。可以创设贴近举重运动的教学情境,如,对举重运动员的励志故事进行讲解,或者是对举重比赛现场进行模拟等,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多角度的感受举重运动的魅力,让其在之后的举重教学活动中展现更浓厚的兴趣,将自身潜能充分挖掘发挥出来。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合理划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平时以小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和训练,以此来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帮助、监督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顺利落实各项学习任务。再有就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可让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游戏教学法。考虑到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可将举重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元素整合在一起,设计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的举重游戏,如,举重投篮、举重接力赛等等,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系统的学习、巩固举重的一些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整体参与度的显著提升。

第四,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对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源的整合利用来为举重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在课堂上将专业举重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训练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举重技术动作的标准、规范有更直观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技术动作的分解过程,让学生对相关技术动作要领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3]。

(四)不断完善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要体现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实施也很重要。教师评价要客观公正,以此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鼓励和指导。学生自评、互评则要经常开展,强化学生自我反思、评价他人能力的培养。

二、体教融合视域下初中举重教学实施方案的实践

第一,要增加学校和体育部门的合作交流,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体育部门可以将专业的举重教练、训练设备,技术指导提供给学校,为学校各阶段更专业、高效的开展举重教学、训练工作带来助力。同时,学校也可为体育部门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第二,组织课外举重活动。除了课堂教学,课外举重活动的定期组织也很有必要,即可保持对举重的喜爱,也能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可通过兴趣小组、举重社团的成立来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增加训练和交流,营造出更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体教融合视域下优化初中举重教学实施方案的构建,不论是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还是各阶段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的合理调整,可多角度激发学生对举重运动的喜欢,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再有就是多样举重活动的组织,能够为举重教学活动的高品质开展做好铺垫,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宝鹏 . 体教融合背景下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10): 103-105.

[2] 刘晨浩, 房鹏飞. 体教融合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特征、困境与路径 [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 2025, 6 (04): 89-92.

[3] 尹春子 . 地方优势竞技项目对初中生体育态度的影响——以江永县举重为例 [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6, 21 (03): 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