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如何识别和护理急性胰腺炎

作者

张位

江安县人民医院 644200

一、引言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发病急、病情重,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如何识别急性胰腺炎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识别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二、急性胰腺炎的识别

(一)症状表现

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通常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多为持续性钝痛、刀割样痛或绞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疼痛。

恶心、呕吐: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甚至血液。

发热: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一般体温在 38℃左右,若出现高热则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

黄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引起的。

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大量体液渗出和胰酶激活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致。

(二)体征

腹部体征:患者腹部压痛明显,尤以中上腹为甚,可伴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其他体征:若出现黄疸,可在巩膜和皮肤处观察到黄疸征象;若伴有休克,可出现相应的休克体征,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三)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 2 - 12 小时开始升高,48 小时后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 24 - 72 小时开始升高,持续 7 - 10 天。

腹部超声:可发现胰腺肿大、胰周积液等异常表现,但对于轻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有限。

腹部 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三、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休息与体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弯腰、屈膝侧卧位,以减轻腹痛。

饮食护理: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禁食禁水,待病情缓解后逐渐过渡到低脂、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患者禁食期间,应注意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或 2% - 3%硼酸溶液漱口,每日 3 - 4 次。

(二)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记录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如有加重或缓解应及时报告医生。

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如有少尿、无尿或血尿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观察患者的呕吐情况,记录呕吐的次数、量、性质及呕吐物的颜色,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药物护理

止痛护理:患者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哌替啶等,但应注意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引起 Oddi 括约肌痉挛,加重病情。

抑制胰酶分泌:可遵医嘱给予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抑肽酶等药物,以抑制胰酶的分泌,减轻胰腺的炎症反应。

抗感染治疗:若患者伴有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并发症的护理

休克护理:患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休克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应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尿色,如出现少尿、无尿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利尿剂、血液透析等治疗。

胰瘘和肠瘘护理:患者出现胰瘘或肠瘘时,应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堵塞,定期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五)心理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病情突然发作、疼痛剧烈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通过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以及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一般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以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