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研究
毛晓鑫
西平县金刚初级中学 46392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及为国家输送多元化创新人才意义重大。农村初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初中;学科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农村初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为国家输送多元化创新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旨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以期为提升农村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培训与发展
(一)开展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
农村初中教师秉持的教育理念与采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创新教育理念相关培训,能让教师深切领悟创新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认识到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前程的关键意义,教师可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摒弃传统聚焦知识传授的教学思想,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提升学生创新思维。针对教学方法的培训同样意义重大,教师要掌握各式各样的创新教学手段,诸如项目探究学习、自主探究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这些教学举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志趣,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本领,经由系统的培训安排,教师能熟练运用起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更具启发性、挑战性的学习空间。
(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学校要勉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推动教师深度思索教学进程里存在的问题,探寻更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师可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形及学科特色,开展有关创新教育的课题钻研,归纳教学心得,索求教学规律,教学研究不仅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还可为学校的创新教育给予理论支撑与实践引导。为教师的创新实践提供支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学校可为教师打造创新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支持教师于课堂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借创新实践不断地积累起经验,能更有效地把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教学里,为学生呈上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学校管理与支持
(一)建立有利于创新教学的管理制度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但农村学校创新动力不足,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几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支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创新实践活动。[1]学校建立对创新教学有利的管理体系,能为教师实施创新教学给予制度保障,就教学评价这一领域,学校应当革新传统上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格局。评价体系应统筹兼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勉励教师主动开展创新教学探索。就教师激励机制而言,学校可设置创新教学奖励规章,为创新教学中表现非凡的教师给予表彰及奖励,学校可为教师增设更多职业发展契机,像参加交流研讨会、相关培训课,推动教师持续强化自身的创新教学水平。
(二)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充足教学资源加上良好教学条件是创新教学开展的基础。学校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施水平,学校可采买先进的多媒体设施、实验工具等,为教师开展创新教学提供硬件后盾;学校还应扩充教学资料,购置各类书籍、期刊及电子素材,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素材。学校还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升级,营造创新格调,以举办科技节、文化节等活动为途径,点燃学生的创新志趣与激情,学校也可搭建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地方,为学生架设实践与创新的平台。
三、家校合作
(一)加强家长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和支持
家长是学生成长进程中的关键陪伴者与教育者,提升家长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及提供支撑,可实现家校教育的协同效应。学校可借助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向家长介绍创新教育的理念跟方法,使家长知晓创新能力对学生未来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可引导家长把目光投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促使家长在家庭日子里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与空间,家长可跟学生共同开展一些有创新的活动,诸如手工创意制作、科学实验尝试,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与潜力。
(二)营造助力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创造性人才,教育改革也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但是,许多家庭教育思想仍然滞后,许多家长没有明确创新的目的,在教育中没有摆正与学生的关系,特别在农村环境,这种现象更为严重。[2]家庭环境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方面影响重大,学校跟家长应齐心努力,营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进步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兴趣爱好,勉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探索,家长可给学生搭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得以充分施展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家长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碰到困境时,家长需引导学生自我思索去处理,而不是直接把答案讲给学生,采用这种途径,学生能渐渐培养起创新思维跟实践能力。学校还可定期跟家长做沟通,探知学生在家庭里的表现情形,向家长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建言,一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只有教师不断持之以恒地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农村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杨晓春.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J].新课程(下),2019,(08):15.
[2]刘月娥,舒利红,孙熠,等.初中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樊家庙中学,2017:38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