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论基层环保系统面临的困境及现状

作者

唐孟军

湖南省零陵区生态环境事务中心 湖南零陵 425000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法》的深入实施、2025 年正在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以及湖南省多项配套政策的出台,环保督查已成为推进环境治理的重要抓手。然而,基层环保督查队伍在执法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其能力建设与上级要求之间存在显著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环保队伍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基层环保队伍人员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以永州市环保系统为例,具备环境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偏低,而通过退伍安置等渠道进入的人员占比较高。这部分同志虽具有一定执行力,但在环境法律法规应用、常规污染物判别、现场证据固定等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方面仍有较大欠缺。此外,机关、固废、监测等岗位常出现混岗使用,刚经培训成长起来的人员又因岗位流动难以沉淀,无法形成稳定的专业技术力量。多数人员仅依靠短期培训上岗,难以胜任复杂现场的研判需求,导致督查执法与技术鉴定工作推进受阻。

二、人员队伍存在断层风险

环保系统在队伍建设方面缺乏长远规划,普遍面临人员紧缺和年龄结构老化问题。未能建立“招聘一批、培养一批、退休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不少环保执法队伍不仅编制不足,现有人员也多数年龄偏大、临近退休,年轻后备力量补充不畅,队伍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三、履职规范性不足,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基层环保工作兼具强程序性和高技术性特征,需应对类型多样的环境问题。然而,当前基层执法仍普遍存在流程不规范、证据收集不全、文书制作粗糙、问题回复专业性不强等现象。这一方面源于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专职质控人员;另一方面也因为基层任务繁重,人员疲于应付,往往简化操作流程,从而带来履职风险。部分单位因缺乏持续培训和质量监督,甚至多年未能通过执法能力评估,严重影响执法公信力。

四、执法装备落后,技术支撑能力欠缺

环保执法队伍的装备配置普遍滞后,缺乏必要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现代化工具。很多地区仍高度依赖“肉眼观察、经验判断”的传统方式,难以有效识别偷排、暗排等隐蔽性环境违法行为。此外,数据化监管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共享与协同执法机制不畅,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保工作效能的提升。

五、经费保障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

基层环保督查经费主要依赖地方财政支持,而受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下滑及支出压缩的影响,基层环保系统普遍存在预算紧张、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执法人员野外作业补助、特殊岗位津贴等难以落实,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同时,

装备更新、技术培训等专项经费短缺,导致执法监测能力长期停滞。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和队伍凝聚力下降。

结语

基层环保系统作为环境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其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环保政策的落地成效。当前,基层环保队伍在人员结构、管理水平、装备配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亟待通过增加编制投入、强化专业培训、完善装备配备、优化经费保障机制等综合措施,系统提升基层环保履职能力。唯有夯实基层基础,才能适应新时代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切实发挥基层环保队伍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 基层环境执法困境与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3): 112-115.

[2] 刘欣. 环保垂直管理改革下基层监察队伍建设探析[J].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 78-81.

[3] 赵雨辰 . 基层环保督查装备标准化配置研究 [J]. 环境监测与管理,2018,30(2): 56-59.

[4]《关于加强执法司法工作协同 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2025-08-20. 3

[5]《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4 年版)》[Z].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4.

[6] 陈涛. 新《环保法》背景下执法能力提升路径[J]. 环境保护,2017,45(10): 63-66.

作者简介:唐孟军,男,工程师(1982—),本科,从事环境保护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