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黎江帆
江西省丰城市孙渡中心小学 江西丰城 331100
摘要: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它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实践体验。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为推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主要特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文知识点学习,而是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例如,在开展 “传统节日” 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不同节日的起源、习俗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之后,他们要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以写作或口语表达的形式向他人介绍,从而锻炼了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语文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需要走出课堂,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比如在 “家乡的环境” 综合性学习中,学生要亲自到社区、公园等地观察环境状况,采访居民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还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综合性学习活动通常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活动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寻找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许多综合性学习任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探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例如在 “校园文化” 综合性学习中,小组同学要共同策划如何展示校园文化特色,从方案设计到具体实施,都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相互配合。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对活动目标的设定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紧密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目标,导致活动内容偏离语文学习的本质,过于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一些以科学实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过于强调实验操作本身,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记录实验过程、表达实验结果和感受。
(二)教师指导不到位
综合性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要么对学生干预过多,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要么指导不足,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对小组分工、讨论流程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导致小组活动秩序混乱,效率低下。
(三)资源利用不充分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持,包括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但目前一些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对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够充分。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例如,在进行 “历史名人” 综合性学习时,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书籍或网络资源深入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缺乏深度。
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改进策略
(一)明确活动目标,紧扣语文素养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目标既具有综合性,又突出语文性。例如,在 “我爱阅读”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活动目标可以设定为:通过阅读推荐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组织读书分享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提升写作能力。
(二)加强教师指导,把握指导尺度
教师要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小组分工等。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但指导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自流。例如,当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辩论等方式解决分歧,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三)充分利用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综合性学习服务。学校方面,可以利用图书馆、实验室、校园文化设施等资源开展活动。社区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历史文化遗址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家庭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家庭调查等。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例如,在开展 “民间艺术” 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民间艺术博物馆,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现场表演和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更多关于民间艺术的资料,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五、结论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明确活动目标、加强教师指导、充分利用资源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张立霞。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优秀案例集 [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