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之中国因应
张点点
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
摘要:为探究中国应对美国航运数据监管改革的有效策略,维护国家数据主权与航运市场竞争力。通过剖析美国《2022 年航运改革法》及后续实施法案中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航运企业及航运交易所的影响,明确中国在数据本地化、信息安全和技术壁垒方面面临的挑战。认为中国应采取完善航运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专门的航运数据出境审查机构、推动国际航运数据治理合作等措施积极应对。中国各相关部门需加强协作,积极落实应对策略,才能有效抵御美国航运数据监管改革带来的冲击,保障中国航运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美国航运法改革;跨境数据流动;数据主权;航运数据监管
0 引言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航运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柱,其数据跨境流动的监管问题日益凸显。美国《2022年航运改革法》(OSRA 2022)及其实施法案(OSRA 2023)的出台,旨在通过强化数据透明化和市场监管,提升美国航运市场的竞争力。然而,这些改革措施与中国的数据本地化政策和信息安全保护要求存在显著冲突,对中国航运企业和航运交易所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提出中国应对的策略。
1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1.1 扩大承运人数据报备范围
美国航运法对履行报备义务主体的范围相当广泛,此次改革在主体范围扩展方面包含数点内容:2022OSRA法案引入船舶交易所登记处(ShippingExchangeRegistry),要求促成托运人与承运人合同的平台向FMC注册,这使数字平台和非传统航运服务提供者也包含在报备主体范围中,同时,港口、海运码头运营商和集装箱所有者或供应商需要向FMC提交有关集装箱停留时间的统计数据,这令报备主体扩展到港口与物流基础设施运营商。法案要求港口、海运码头运营商和集装箱所有者或供应商向FMC提交有关集装箱的停留时间的统计数据,这扩展了报备主体到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运营商。OSRA2022授予FMC在紧急情况下发布命令,要求承运人或码头运营商分享与货物吞吐量和可用性有关的信息,这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要求更多的主体进行数据报备。
1.2 强化数据透明度与实时监控
2022 OSRA要求承运人和码头运营商向托运人提供详细滞期费和滞箱费账单,账单应清晰列出计算依据,如收费时间点、单位费用、总费用构成,以及船舶抵港时间、货物提取起始时间、提货截止时间等操作信息,明确是否超免费存储期限及费用产生原因。承运人需以数字化方式实更新收费数据,为托运人提供收费依据、结算时间表及费用变化实时通知。同时,要存档所有收费记录、账单、收费政策和投诉处理记录,供FMC审查。
美国还要求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统一数字平台,承运人上传港口、堆场及托运人共享相关信息,如货物“可提取”状态、费用起止时间等实时数据,促进数据透明和行业协调。FMC要求承运人和港口运营商建立开放式系统接口,方便各方实时共享关键信息,让托运人清楚免费存储期限及例外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误解和纠纷。
1.3 加强对航运交易所的监管
OSRA 2022新增了对航运交易所的监管要求,包括数据披露义务的扩张和运营数据的报备。这一措施旨在加强对全球航运市场的监管,确保数据流动的合规性。
2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影响
2.1 国家航运信息安全的威胁
地缘政治的视角下,2022 OSRA及2024年年底推行的《美国船舶法案》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美国减少对中物流与船舶行业依赖的战略意图,强化控制本土与盟国供应链独立性。限制中国数据流动和关键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举措相关,2022OSRA加强了美国及盟国在全球航运规则制定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等其他经济体提出更高的数据透明要求,为进一步削弱中国在国际物流与数据监管中的地位铺路。
2022 OSRA强化了对全球航运数据和物流信息的监管,中国与国际规则特别是美国长臂管辖规则之间的矛盾愈加加深,数据透明要求带来国家信息安全风险,敏感数据可能流向美国或其他不利于中国的国际势力,中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运营灵活性降低,可能减少与美国市场相关的海运业务,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战略影响力也存在影响。
美国通过长臂管辖权要求航运企业提交数据,可能涉及中国航运战略及商业机密,威胁国家航运信息安全。
2.2 航运企业合规成本的增加
022 OSRA 对航运企业运营数据披露要求更全面,涵盖船舶运力等信息。企业数据采集、整理与报告成本增加,还需升级数据管理系统以跨境合规。为避免法律纠纷、保护商业机密,企业强化数据加密等,随着法规严格执行,合规审核资源投入加大,法律风险控制使合规成本进一步上升。
航运合同与费率监管上,2022 OSRA 强化不公平费用管理,如滞箱费和滞港费。航运公司调整合同条款需增加人力与法律支持。2022 年 FMC 因赫伯罗特公司滞箱费等问题罚款,警示其他企业不当收费将面临严重后果。
此外,2022 OSRA 增加托运人挑战航运公司的权利与投诉渠道。航运公司需扩充法律团队应对纠纷,耗费大量时间资源,增加行政成本。如 OJCommerce 投诉汉堡南美公司,后者被判高额赔偿,显示航运公司不仅合规成本增加,还需投入更多资源应对法律诉讼与潜在赔偿。
2.3航运交易所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美国对航运交易所的严格监管要求,可能限制中国航运交易所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其运营成本和合规压力。
3中国应对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的策略
3.1 完善航运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
中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航运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明确数据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制定差异化的保护措施。例如,将数据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分别施加不同的保护要求。
3.2 建立专门的航运数据出境审查机构
建议由交通运输部与网信部等联合成立 “航运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委员会”,参考欧盟和日本模式。其职能包括评估跨境航运数据安全,提供合规指导,完善评估标准与技术规范,推动国际合作。通过法规明确其职能与权责,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依据航运数据特征制定严格科学的评估标准,构建监控平台与责任追究机制。委员会还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数据保护体系中的话语权。
3.3 推动国际航运数据治理合作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航运数据标准的制定,推动与主要航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框架,推动区域内的数据共享和监管协调。
3.4 技术赋能与数据安全
区块链技术成为破解关键。它可构建分布式数据存储体系,如上海航运交易所与相关方共建联盟链,规避强制数据出境;结合零知识证明技术验证数据真实性。通过智能合约将中美法规转化为执行规则,自动处理数据跨境传输。还可联合 “一带一路” 国家搭建航运数据共享网络,打破美国数据垄断。
此外,要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推动技术自主创新,构建政企协同生态网络。通过系列举措,中国有望借区块链技术维护航运数据主权,推动国际航运治理体系多极化发展,但需协同法律、技术与国际合作,避免陷入技术乌托邦。降低数据泄露及合规风险。
结语
美国航运跨境数据监管改革对中国航运企业和航运交易所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也为中国完善航运数据监管体系提供了契机。通过完善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建立专门审查机构、推动国际合作以及技术赋能,中国可以在全球航运数据治理中维护自身利益,推动构建公平、安全、可持续的数字化航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