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

作者

郑苗苗 李晓鹏 闫折 樊星阳

甘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教梁幼儿园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引言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安全风险呈现出新特点,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许多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未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存在诸多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对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保障幼儿安全意义重大。

一、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1.1 安全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场景的适配性不足

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若脱离幼儿生活场景,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内容较为笼统,多是一些抽象的安全规则,缺乏与幼儿日常活动的紧密联系。比如,在讲解交通安全时,仅简单告知幼儿“红灯停、绿灯行”,却未结合幼儿园周边的道路环境、幼儿上下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讲解。对于幼儿在园内可能遇到的滑梯玩耍、同伴交往等场景中的安全问题,也缺乏系统的内容设计,导致幼儿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无法有效应对身边的安全风险。

1.2 教育形式与幼儿认知特点的契合度欠缺

幼儿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安全教育形式若不符合这些特点,很难吸引幼儿的兴趣。一些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形式单一枯燥,幼儿被动接受知识,参与度不高。虽然部分幼儿园会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但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未能充分考虑幼儿的理解能力,难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和主动思考。在教育过程中,缺乏让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环节,使得幼儿对安全知识的记忆不深刻,也难以真正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

1.3 家园社协同安全教育的联动机制不完善

幼儿园安全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但目前三者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与家长的沟通较少,未能及时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安全教育理念和方法,导致家庭安全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不一致。社会资源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运用也不足,如社区的安全设施、相关部门的安全宣传资源等未能有效整合到幼儿园安全教育中。三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难以形成安全教育的合力。

二、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路径的核心方向

2.1 构建贴近生活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

构建贴近幼儿生活的安全教育内容体系,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幼儿园应深入分析幼儿的生活场景,如园内的游戏活动、饮食、午睡,以及园外的出行、购物等,从中挖掘安全教育素材。根据不同场景的安全风险,设计具体、生动的教育内容。例如,在讲解饮食安全时,结合幼儿每天的进餐情况,讲解如何辨别过期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与身体健康的关系等。将安全知识融入幼儿的生活,使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2 创新符合幼儿认知的多样化教育形式

创新教育形式,契合幼儿认知特点,能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幼儿园可采用游戏化的教育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各类游戏中。比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和行人,在游戏中理解交通规则;利用绘本故事,选择与安全相关的绘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幼儿传递安全知识。此外,还可组织安全主题活动,如安全儿歌传唱、安全绘画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2.3 打造家园社协同参与的安全教育共同体

打造家园社协同的安全教育共同体,能形成安全教育的强大合力。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实现家园教育同步。积极与社区、公安、消防等部门合作,邀请专业人员进校园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建立三方沟通平台,及时交流安全教育信息,共同解决安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保障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路径落地的支撑措施

3.1 强化教师安全教育专业素养培育

教师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其安全教育能力。培训内容可包括安全知识、教育方法、应急处理技能等方面,让教师掌握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和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教研活动,与其他幼儿园的教师交流经验,学习先进的安全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能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可与当地师范院校合作,开设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课程,邀请幼儿安全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解析安全教育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建立教师安全教育能力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发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 完善安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丰富的安全教育资源是开展好安全教育的基础,需要进行整合与开发。幼儿园要对现有的安全教材、教具、图片、视频等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去粗取精,形成系统的资源库。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发具有本园特色的安全教育资源。比如,根据幼儿园的环境和幼儿的特点,制作安全标识、安全小故事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线上资源平台,方便教师、家长获取和使用安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联合周边幼儿园共同开发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劳动,集中力量打造高质量的安全教育资源。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补充,引入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教育素材,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阶段安全教育的需求。

3.3 建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评价与反馈机制

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能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不断改进和完善。幼儿园应建立全面的安全教育评价体系,从教育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可以包括教师、家长、幼儿等,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评价意见。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分析,找出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及时告知相关人员,形成闭环管理,不断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记录、问卷调查、幼儿安全行为表现分析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设置专门的反馈渠道,如意见箱、线上反馈平台等,方便各方随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安全教育更贴合实际需求。

四、结论

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面临着内容适配性不足、形式契合度欠缺、协同机制不完善等困境。通过构建贴近生活的内容体系、创新符合幼儿认知的形式、打造家园社协同共同体,同时强化教师素养、完善资源整合、建立评价反馈机制等支撑措施,可有效提升安全教育实效,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洁 . 数字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策略研究 [J]. 今日教育 ( 幼教金刊 ),2025,(05):38-39.

[2] 张芳芳 . 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5,44(03):125-129.

[3] 李梦菲 . 新时代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J]. 知识文库 ,2020,(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