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基层党校培训模式探索及路径
张彦飞
中共清丰县委党校 河南省濮阳市 457300
摘要:基层党校是培养优秀党务人员的重要场所;当前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面临着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基层党校加强培养,并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沉浸式培训模式是一种新型培训方法,其应用后具有良好效果,该方法应用过程中通过对学习情景的创设,促使学员深度参与,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本文通过一、沉浸式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构建以及实施路径完成相关探索,以期为党校培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沉浸式培训模式;基层党校;探索;路径
一、沉浸式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沉浸式培训环境的建设
(1)沉浸式教学场馆的建设
基层党校培训过程中,想要提高培训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学场馆或场所的打造。实际建设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光影技术进行党性体验馆、党史教育基地等场景的复原,打造出具有全方位、立体化且具有互动性的学习空间。
(2)合理应用新兴技术
对培训课程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此期间可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进行课程程序的打造,在学习场景中,设置基于上述技术的设备,指导学员佩戴,使其能够融入党建工作场景中[1]。例如,开发“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沉浸式课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让学员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的艰辛。
(3)营造良好培训氛围
培训场所建设后,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依据培训主题进行氛围的打造。例如,在党性培训中,可在培训场所中张贴革命标语、悬挂党旗,并通过多媒体播放革命相关的歌曲,从而引起接受培训人员的情感共鸣。
(二)沉浸式培训课程体系的开发
(1)分析基本需求
基层党校应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其中包括学习目标、认知需求、工作需求等,以此为基础,根据党的理论及政策,进行课程体系的制定,突出针对性特点[2]。例如,乡村振兴工作是近年来党组织工作的重点,以此为基础,开发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课程或乡村治理相关课程。能够使培训课程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增强培训效果。
(2)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培训前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基层工作经验、党史资料、先进事迹等,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另外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邀请基层党员干部、专家一同参与,对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并保证其实用性。
(3)以模块化为基础完成课程设计
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地划分,将其分为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个模块,明确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确定教育任务,从而在培训中让学员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三)培训师资队伍的培养
(1)优秀教学的选拔
选择理论基础扎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开展沉浸式培训课程。另外,教师选拔过程中除了考虑上述条件外,还应选择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教师,以此促进沉浸式培训的顺利开展。
(2)提升培训水平
党校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对党更新的理论知识加强讲解,并演练教育技术的相关应用与操作,同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水平。为了开阔培训教师的视野,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学术方面的交流,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学水平。
(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沉浸式培训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优秀教师应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另外,为了促进教师的成长,为其寻找更多的发展机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四)培训管理与评估体系的完善
(1)强化培训管理
在培训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明确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应用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推动培训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从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2)明确评估指标
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可通过学员态度、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是否提升、党性的修养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方式可采取考试、小组汇报、实操等多元化的方法完成。
(3)反馈评估结果并改进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后,还要及时收集教师和学员反馈的意见,总结评估效果。同时根据总结结果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沉浸式培训质量。
二、沉浸式基层党教培训的实施路径
(一)强化培训前准备工作
(1)调查学员需求
在培训前,可对所有学员开展访谈,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并掌握其学习的具体需求和预期,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培训方案的制定。
(2)设计培训方案
基于培训目标以及学员的需求,进行培训方案的合理设计,并保证培训内容的全面性,既要有课程安排,又要明确教学方法,固定培训时间和教学地点。另外,依据培训内容提前进行场地的布置、教材的准备、设备的更新[3]。
(3)动员和引导学员
沉浸式培训开展前,实施动员大会,在会议中详细讲解培训的目的,并说明培训的内容、意义和相关要求,同时给予学员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态势,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二)优化培训的实施过程
(1)导入理论知识
基层党校开展沉浸式培训时,可采用专题讲座或视频教学等方法,在培训过程中以党的理论以及党的政策方针为基础内容,以此巩固沉浸式培训的理论基础。
(2)开发沉浸式体验环节
基层党校组织参与培训的学员,进入提前设定好的沉浸式培训场所,在培训期间为了能够让学员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可开展模拟实际案例的培训方法,也可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案例分析。教师在培训期间要切实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对于学员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进行解答,从而保证沉浸式体验效果的提高。
(3)加强活动和交流并完成总结
学员接受沉浸式体验后,教师对学员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进行讨论,之后将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小组分享后引导学员对自己的感悟进行分享。体验完成后,教师依据学员在培训中的表现以及分享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帮助学员加深理解,提高整体认识。
(4)培训的拓展与延伸
培训过程中根据具体培训内容,收集与之相关的拓展资料供学员阅读和理解;给予学员一定的鼓励,使其能够在培训后自主学习和思考,从而巩固培训的成果。
(三)加强培训后的跟踪与反馈
(1)学员应用情况的跟踪
完成培训后,培训老师可通过调查问卷或实地访问的方法,了解学员工作中是否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以及相关技能,调查党校培训对学员的影响。
(2)开展学员回访活动
基层党校,定期邀请接受过培训的学员回到党校访问,并鼓励回访学员进行相关工作经验的分享,同时阐述接受培训后的工作成果,邀请学员对培训工作提出相关意见。
(3)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
在培训完成后,对学员进行全面的跟踪,获取反馈,结合相关结果对培训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吸取相关经验,以此为基础持续改进培训方法、优化课程体系,使基层党校中沉浸式培训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4)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
基层党校在开展沉浸式培训时,可积极打造一体化的学习平台,整合线上课程资源,并融入线下沉浸式培训中[4]。通过线上资源获取更加丰富的理论内容,并收集大量的视频学习资料,纳入到一体化学习平台中,供学员随时预习或复习。另外在线上开通互动模块,鼓励学员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交流,大胆分享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线下沉浸式培训开展期间,除了依据主题布置场景外,还开拓实操内容,让学员在情境中加深对线上资源的理解,并掌握运用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打造线上、线下互补的培训格局,有利于开拓学员的培训渠道,从而使不同需求得到满足。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党校是培养党务工作人员及相关人才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培训中沉浸式培训模式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用前景也较为广阔。基于此,本文通过沉浸式培训模式的构建对其内容进行探索,并详细介绍实践路径,以此为基层党校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柳宁. 基层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模式探索——以中共庄浪县委党校为例 [J]. 时代报告, 2024, (05): 59-61.
[2]潘起明. 新时代党校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J]. 世纪桥, 2024, (02): 44-46.
[3]李娟. 红色文化资源在基层党校培训中的价值与运用 [J]. 办公室业务, 2024, (01): 133-135.
[4]余晖航. 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实践[N]. 山西科技报, 2023-12-05 (B06)
姓名:张彦飞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清丰县 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