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研究
高雷
神火集团大磨岭煤矿 河南新密 452383
摘要:煤矿巷道掘砌是矿山开采中的高风险作业环节,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生产效率。由于掘砌过程中常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岩体不稳定以及设备操作风险,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旨在研究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分析其关键环节和实施方法,以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煤矿巷道掘砌;安全技术措施;应用
1 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分析
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分析如下:
1.1 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
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如断层、陷落柱、构造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可能致使巷道掘进时遇隐伏构造出水,或因揭穿含水岩层、围岩裂隙沟通含水层而出水。此外,地下水可能渗入巷道,导致巷道内积水,水害不仅会影响巷道掘进工作的进行,还可能导致巷道坍塌或地面下陷,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巷道掘进及施工过程容易受地势以及自然风貌的影响,尤其是在出现弯道井巷时,容易在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1.2 爆破作业风险
爆破作业是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也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如爆破计划不合理、爆破材料选择和存储不当、爆破材料运输和装药过程出现问题,以及爆破电气设备陈旧失修等,都可能在爆破过程中造成不合理的塌方以及人员伤害事故。
1.3 设备投入与维护不足
对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分配不合理,是导致采矿巷道掘砌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巷道掘进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如电钻、矿用车等,若设备投入不足或设备老化、维护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操作错误等问题,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1.4 顶板事故隐患
巷道掘进过程中,面对巷道顶部的岩层或煤层,存在顶板坍塌和掉块的风险。如果掘进过程中未能及时对顶板进行支护,或者支护不牢固,就容易发生顶板事故。顶板事故按冒顶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压垮型大面积冒顶,掘进工作面多为局部冒顶。
1.5 电气安全隐患
在矿井巷道掘进作业中,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井下的电磁环境极为复杂,电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诸如触电风险及设备故障等问题不容忽视。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离不开对电力设备的精心维护与科学管理。
2 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2.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在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涵盖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与检查等多个方面。
首先,制定详尽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基础。这些规章制度应明确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操作规范,包括设备使用、爆破作业、顶板支护等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同时,规章制度还应规定违反安全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实操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对于新入职员工,应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
此外,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与检查机制也是关键。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部门,定期对巷道掘砌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监督,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
2.2 预防性安全措施
除了上述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预防性安全措施在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针对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应提前做好地质勘探工作,准确掌握巷道掘进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水文情况。在掘进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水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其次,对于爆破作业风险,应制定严格的爆破作业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爆破计划的合理性和爆破材料的安全选择、存储、运输及装药。同时,定期对爆破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在设备投入与维护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巷道掘进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建立健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员工的操作安全。
针对顶板事故隐患,应加强顶板支护工作,根据巷道掘进的地质条件和岩层特性,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同时,定期对顶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支护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电气安全隐患,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气故障。同时,提高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确保他们在操作电力设备时遵守安全规范,避免因触电等电气事故造成伤害。
2.3 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
在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和高效的事故处理机制是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基于对各种潜在危险源的全面分析和评估。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爆破作业风险高、设备故障频发、顶板事故隐患以及电气安全隐患等关键问题,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紧急疏散路线、避难所设置、救援设备配备、急救知识普及等方面,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在事故处理方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同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对于受伤人员,应及时进行救治,并妥善安置好受影响的员工。此外,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为了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事故处理的能力,还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和事故处理培训。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操作。
2.4 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的应用
在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的应用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巷道内的各种安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有力支持。
首先,应引入先进的安全监测设备,如地质雷达、水位检测仪等,对巷道内的地质构造、水文情况以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反映巷道内的实际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通过安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爆破作业、顶板支护、设备操作等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各项操作符合安全规范。同时,监控系统还能够记录事故发生的全过程,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预警,进一步提高安全监测与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3 结束语
煤矿巷道掘砌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掘砌作业中的安全隐患。未来,应进一步结合智能化监测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升安全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煤矿巷道掘砌安全技术的优化和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益借鉴,助力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磊,李忠,马兆强.煤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煤化工,2024,52(S1):86-88.
[2]狄涛.煤矿工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4,(23):100-102.
[3]王振帆.煤矿煤矿智能自动化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4,(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