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乡情“野趣”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朱海彦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幼儿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幼儿作为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潜在人力资本和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成为具备家国情怀、热爱家乡并为家乡作出贡献的生力军。因此,落实乡村幼儿教育正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我园是渝西川南乡村教育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也是集团的领导园,负责引领农村幼儿园提升教育质量。2021年10月,我园成功申请了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课题“乡村振兴下农村幼儿园‘野趣’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一探索在渝西川南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发挥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野趣”特色课程的目标
“野趣”项目以培养“五自”(自理、自立、自主、自信、自强)为中心,旨在促进儿童自我成长和发展,尊重儿童的天性,强调生命尊严。因此,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涵养品德,智慧启迪,强身健体,培养美德,乐于劳动,多元育人。设计不同年龄的学习目标,侧重能力培养支持知识传授,让孩子从小热爱并了解家乡,长大后为家乡贡献力量。
在“野”环境中感知。课程为儿童自主成长服务,为儿童自我实现服务。以儿童发展为本,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广泛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幼儿在“野”环境中直接感知,积极探究自然和环境,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小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为家乡做贡献的意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趣”活动中成长。课程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挖掘本土文化,打造共性+个性,基础+拓展,底色+特色的园本课程,从“野蛮其体魄,享运动之趣”“野放其手脑,享探究之趣”“野发其思维,享创造之趣”“野旷于自然,享天成之趣”“野情于社会,享人文之趣”等角度,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索未知的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做有乡村情怀的白幼人。从实践入手,促使教师根据当地的教育资源和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农村和周边地区的“野趣”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转变成幼儿乐意接受的特色活动的能力,在实践中感悟,提升开发运用能力;在反思中成长,不断自我调整,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为了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振兴而不断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野趣”特色课程的内容
我们立足乡镇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系统地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关注园内自然环境的打造,并引导幼儿了解名人文化、传统文化和地理环境,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启发,在游戏中促进发展。基于此,我们创设了五大课程群,在运动、创造、探究、天成、人文五大方面思考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运动课程中,我们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户外环境和区角游戏,投放大量的运动器械,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这些器械,根据自己能力的大小,将器械进行拼接、组合,创意各种运动方式,老师通过基础体能活动和体育课,让孩子的动作更协调规范,在特色体育活动中,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掌握一些特殊运动的技能技巧,同时培养孩子的一些运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运动后不喝冷水、学会系鞋带等,也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勇敢、坚强、相互合作。
三、“野趣”特色课程的实施
“野趣”所授课程,综合五育互动融合。遵循当地特点、循序渐进、均衡发展、趣味横生、审议先行等原则,采用主题、区角、专项、节庆活动等方式进行。
(一)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
幼儿园对环境统一规划,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构建多元的“野趣”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观察、体会、学习。
学校根据季节、节日等元素,在校园大环境中运用各种乡土材料、运动器材、操作材料等,布置相关的户外大型区域环境,营造活动的氛围;班级教师通过主题墙创设、家园联系栏、走廊等,运用照片和文字等让孩子感知,唤醒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老师发动家长共同参与,运用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栽种等方式,让孩子感受白沙地理优势和独有的文化,运用班级网站、幼儿园公众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形成家园合力,共同促进课程的实施。
(二)主题活动——春风吹又生
教师立足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每学期确定1~2个活动点,经学校课题组、年级教研组审议以后,班级教师先预设一部分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兴趣点,逐步深入,形成“春风吹又生”式的层层递进的课程。课程实施前,班级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寻找、研讨、选择相适应的主题活动点,遵循幼儿的内在需要,寻找核心经验与幼儿生活经验的连接点,通过预设、建构、实施,活动中适时调整,生成、优化活动内容,整个活动既关注预设核心活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追寻幼儿新的兴趣、新的需要,自然生成新的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
如课程“小番茄大‘柿’界”,通过讨论选择,投票决定最想栽种的蔬菜是番茄;在栽种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蔬菜苗,了解该如何栽种,如何管理等;每天观察番茄苗就成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等到番茄苗长高了,又想办法怎样让它不倒,猜测番茄会开什么样的花,结出的果实会是什么样的,每天观察后都会有变化和惊喜,孩子们便学习记录;番茄成熟以后又讨论可以怎么吃,可以怎么玩,可以怎么变身,孩子们就会翻阅绘本在书本中去寻找答案。
(三)山峰层叠景色——独具魅力
充分发挥特长老师自身的优势,开展特色活动,在幼儿能力发展方面,也是充分发挥孩子自身的优势,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实施相应的课程,在“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育人方式上,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成就感。
如白沙镇有国家前女排教练邓若曾,我园有三个国家二级排球运动员,一个国家级篮球教练、平衡车教练,借助这些资源开设幼儿小篮球、小排球、平衡车等特色课程,也结合当地的地理优势,梳理形成幼儿必会的30个民间体育游戏,在每年的5月开展体育节,发动家长参与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等各方合作,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释放本性,促进儿童与自然互动,培养对自然的认知、尊重和保护意识,同时激发创造力,更好地回馈自然与自身;另一方面注重幼儿生活体验,让他们感知周遭环境、尝试生活、学习生存技能,追求自然和社会的和谐,欢乐自由地茁壮成长,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自然、社会、自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