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DT联合CBL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作者

向娟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湖北省,宜昌市,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MDT联合CBL教学法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计选取74名于妇科实习的护生进行对比实验,采用摇号方式完成组别划分,各组人数均为37名,对照组与观察组带教模式依次为传统教学法与MDT联合CBL教学法,观察并深入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成效。结果:经所得数据显示,在考核成绩方面,观察组护生理论与实操得分均较对照组高,与此同时,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学习动机、评判思维能力总分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于妇科实习护生而言,临床带教期间MDT联合CBL教学法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其专业水平,更可有效增强其学习动机,对评判思维能力的改善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MDT;CBL;妇科;护理教学;应用

引言:护生在校内完成知识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时必然需经过临床实习阶段,而这也是帮助护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应用在临床实践的主要途径,因此还需重点关注该阶段的带教工作,选取合适的带教方法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并形成临床思维。本文主要探讨了MDT联合CBL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3年9月~2024年8月之间,74名护生均为该时间段于院内妇科实习,因本次实验需对不同带教模式的可行性展开评判,对此应当在构建组别时保持人数均等性。所有护生年龄均在20~23岁区间,对照组与观察组男女人数比例分别为3、34例与2、35例,中位年龄依次为(20.82±3.07)岁、(21.24±3.18)岁。两组护生各项资料经对比呈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带教方法,围绕教学大纲对护生展开一系列专业教学。

观察组实施MDT联合CBL教学模式,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成立教学团队,为有效提升整体带教水平,首先需在教学团队方面进行优化完善,主要由妇科医师、主管护师以及麻醉医师组成,分别负责专科相关理论知识、临床护理知识与实践操作、麻醉常见风险以及应对措施等内容的全面教授。同时与其他科室主管护师协助共同完成点评工作,作为客座教师来帮助其找出不足之处并补充改进,包括急诊、康复科与营养科[1]。(二)CBL教学①案例选择,妇科中所收治的患者疾病类型有着繁杂性特点,对此还应当做好整合工作,结合以往经验筛选最为常见且典型的案例,如子宫肌瘤、盆腔炎、卵巢癌等,针对于各疾病类型重点讲解相关的护理内容,根据患者本身的特点以及病情情况、临床治疗需求等制定可行的护理计划,并确保其具有细致化特点,带教团队应指导护生进行专业相关知识学习。②课前预习,教师需提前与护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联系,如微信群、QQ群等,并且为了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帮助护生更快地掌握要点,改变以往被动局面,需重视预习环节,于带教前7 d将所选入的案例发送至群内,鼓励护生自行查阅与此相关的内容,深入探究并做好各知识的整理工作,此期间对于护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需及时在线给予回复,为其答疑解惑,使其能够充分掌握不同典型案例的特性以及护理着重点,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观察指标

①对入组护生展开专业理论与实操技术考核,均为满分制,记录分值并展开对比。②学生动机量表可用于学习动机评价,具体包括内生动机与外生动机两方面,条目数量分别为14、16个,各条目分值在1~4分范围内,最高分值为120分,得分高低与护生学习动机呈正相关性。③应用量表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展开评测,共计涵盖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求知欲等维度,各维度均为10个条目,计分方式为1~6分法,满分为420分,倾向于正性为≧280分,中等水平为>210分~<280分,倾向负性<210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各项资料及数据处理与检验均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量资料在行t检验后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生考核情况分析

通过所记录的数据显示,相较对照组,在理论与操作方面,观察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两组护生学习动机比较

整体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学习动机评分显著较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2。

2.3两组护生评判思维能力对比

整合评估所得分值显示,观察组护生各维度以及总分均较对照组优,数据之间有一定差异表现(P<0.05)。具体数值见表3。

3 讨论

在以往妇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多采取教授方式,学生在学习期间呈现出被动性,缺乏互动及思考空间情况下其知识点掌握情况不理想,对此还需及时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进行优化完善。CBL教学法强调以案例带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重点。MDT教学法是在多学科协同配合下完成教学工作,突破以往单科室专科教学的局限性,学生可了解更为全面的护理信息,在联合应用下可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本次实验结果明确显示,在专业考核成绩、学习动机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主要是因MDT与CBL教学法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会通过多途径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护生的主观能动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针对于典型案例提前预习并思考探索相关护理内容,课堂讲解与讨论、课后巩固性学习均具有一定独立性,学生自行分析可更为地客观,最后由客座教师完成点评及相应补充可帮助护生掌握更为全面的知识点,评判性思维也得以有效锻炼。

综上所述,MDT与CBL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实习带教中联合应用能够切实提高护生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学习动力的提升,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茜,田晓勤,杜薇娜,等. MDT联合CBL教学法在妇科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J]. 中国临床护理, 2024, 16 (03): 175-177.

[2]谢娟. 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J]. 医药前沿, 2024, 14 (01): 123-126.

[3]王思平,陈彤,严璐璐,等. 基于岗位胜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案例教学法在妇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3, 41 (04):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