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宋威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落实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也逐渐在国家带动下步入新阶段,实现教育范围、授课质量飞速提升,这种条件下,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高职学院管理需求,暴露出大量问题无法解决,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迫在眉睫。
1.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1 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可以通过系统化、个性化和数据化等方面让学校管理工作更合理化,有助于学校校规校纪制定和校园工作开展。其中,系统化是指学校各个部门要系统化制定所有战略方针;数据化是指学校可以通过使用现代化互联网工具如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宣传各部门制定的方针;个性化表现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院规定,并利用科技手段广而告之,实现校园信息透明化、使规则得到保障,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1.2 提升院校决策执行力
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制度上做到勇于改革创新,以保证学校不断创新和发展。但当前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制度还存在多种问题,各个院系还需要结合实际综合考虑,进一步探究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校内教育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优化,实现院校决策能力进一步提升。
1.3 提升院校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型人才培养机构,教书育人是首要任务,采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学校在各院校之间的竞争能力。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学习时积极反馈老师,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依据所教学科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如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做实验演示,也可以带学生到实验室亲身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知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抽检或随堂考试等考察方法,多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校级领导也要多关注教学管理工作,积极鼓励教育教学制度不断改革,有序进行校园管理工作,有助于学校树立优良形象,提高院校竞争力。
2.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不足
2.1 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仍旧使用应试教育进行教学,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往往导致教师工作时思想跟不上时代,自认为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工作没有危机感,缺乏创新性和自主性,致使院校整体教育理念停滞不前。即使国家大力倡导,这种教育模式依旧存在,导致全国教育管理模式都得不到完善和发展,与实际情况脱轨,学生得不到正确引导,引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降低。
2.2 师资队伍素养过低
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基础,起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执行作用,是影响院校教育教学整体能力的核心因素。具有高素养的师资团队,有助于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经常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现象,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思维跳跃,教育能力欠缺;中老年教师老龄化严重,思维固化,而真正具有高素养、高教学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3 教育考察机制有待完善
随着学校扩招力度不断增加,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逐渐出现更多问题,教育考察机制有待完善就是其中之一。具体表现在,学校往往只在学生平时分、出勤率、期中以及期末成绩上设置考核,忽略学生道德素养,实践能力也需要考察这一问题,想要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还需要制定更详细、科学的考察机制。
3.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3.1 优化教学观念
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往往直接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学校想要改变教学质量,就要从优化教学观念入手,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正过往不足并总结经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推动思想进步,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双方平等,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一优秀教学观念。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精细化管理下师资团队建设,要求按照教师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对教师进行层次划分,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为一层,新入职年轻教师为一层,相互学习指导,不断提升教师团队专业素养,对教育人才系统进行优化。学校可以多投入资金组织教师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领域专家或有极丰富经验的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和培训,分析学校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并进行经验总结。
3.3 健全评价机制
科教兴国强调高职院校需要培养有能力、有理想、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未来发展持续提供动力。对此,学校可以安排有能力的教师传授重点课程,并加大课程考察力度,包括出勤率、期中以及期末成绩考核。还可以成立兴趣社团,组织红色文化活动或竞赛,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动手能力。
3.4 管理氛围精细化管理
在落实管理氛围精细化工作时,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改进和精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教学理念,提倡理念先导这一先进教学管理思想。具体应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多个方面进行引导,如引导教师合理建立班级规章制度、以教学质量为基础,创造教学课堂兴趣度,向地位更高,更有经验的学校学习,全面建设有思想、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完善考察机制,解决校园管理工作现存不足,进一步提升校园教育教学质量。
3.5 创新教学模式
在科技革命带动下,教师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播设备等,将课程上传到相关系统,为学生带来更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创造新教学模式,实现丰富教育资源、打造智慧校园这一目标。此外,学校还可以多组织校内活动或建立社团,让校园生活更丰富多彩,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校园特色管理。
结语: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受生源和教师等具体情况限制,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管理发展需求。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需要更科学的管理方式,如教学精细化管理,从细节切入,不断改革优化教学观念、加强师资力量、健全评价机制、完善管理氛围、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静.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分析[J]. 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4,(01):120-122.
[2] 徐志娟 .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策略分析 [J]. 科学咨询 ( 科技·管理 ),2021,(40):24-25.
[3] 朱艳军 . 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价值分析与应用策略 [J].现代职业教育 ,2021,(1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