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路径探究
吕瑞宁
榆林市第十中学 719000
在信息技术狂飙突进的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成为时代鲜明标识。传统文化乃民族精神之基石,其传承对筑牢民族文化自信、维系社会和谐稳定作用重大。高中政治课是塑造学生正确“三观”的核心阵地,内藏诸多传统文化精华。把数字化技术融入其中,可丰富教学、激发兴趣、提升成效。但目前该课程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上问题不少,探寻有效传承路径迫在眉睫。
一、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信息传播格局已然重塑。传统文化传承若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积极求变。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工具,能把晦涩的传统文化知识变得直观鲜活,便于学生领悟。而且,数字化传播高效且覆盖面广,可突破时空束缚,让更多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其影响力。
(二)丰富高中政治课程资源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如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政治制度等。数字化技术可以为这些内容的呈现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如历史文献、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政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积淀着深厚智慧与价值观。借助数字化传承,学生能深度探寻其内涵价值,油然而生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数字化技术更搭建起自主探索创新的舞台,学生可利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等途径,挖掘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依时代需求加以创新转化,进而有效锤炼创新思维,提升实践本领。
二、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虽然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但这些资源分散在不同的网站和平台上,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分类。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索和筛选适合的教学资源,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此外,部分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权威性和准确性,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数字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然而,目前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还不够熟练,缺乏将数字化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的优势。
(三)学生对数字化传承的参与度不高
数字化时代,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致盎然,可对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的参与热情却不高。究其原因,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不足,主动学习与探究的动力匮乏。同时,学校和教师引导激励举措欠缺,未能充分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学生在这一传承进程中大多被动接受,难以真正融入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四)数字化传承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数字化传承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此外,评价主体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三、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路径
(一)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传统文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建立统一的资源平台,将分散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为教师提供便捷的资源检索和下载服务。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制作微课、在线课程等,丰富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此外,还应加强对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审核,确保资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二)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高中政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字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在线教学平台的管理与操作等。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竞赛、观摩优秀数字化教学案例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可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传统文化社团等方式,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活动,如让学生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制作、开展在线讨论和交流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完善数字化传承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化传承评价体系是提高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应注重多元化和综合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数字化传承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2]。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成长轨迹,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
(五)加强家校社合作
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3]。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会文化机构、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开展传统文化实践体验活动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实践机会。
四、结论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开展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对于丰富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仍存在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不足、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参与度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完善数字化传承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家校社合作等路径,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中政治课程中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承的效果,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蒋欢迎 . 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中政治魅力课堂 [J]. 中学政史地 ( 高中文综 ), 2025, (Z1): 53-54.
[2] 陈小娟 . 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研究 [J]. 高考 ,2025, (10): 150-152.
[3] 周广山 . 关于高中政治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深度思考 [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5, (06): 160-162.